“小弟,你這4S生意真不錯啊!”林筱筱看著最新一期的財務報表驚歎。
如今這一個月的奧迪銷量,全國總數都超過4000輛了。這個數字太驚人了。在如今這個年代,簡直是不可想象的數字。
一輛車,最便宜都要30萬以上。而他們能夠拿到5%的利潤。這平均來算,一個月5000輛,一輛車30萬,5%的利潤,那就是7500萬!
對,10家4S店的毛利潤,就是7500萬!
這太驚人了。
這個利潤,是林筱筱此前從來沒想到過的。
秦風笑笑。
這汽車利潤不高,乾嘛那麼多車商會去做,乾嘛那麼多老板開4S店,就是因為賺錢。
這一輛車從最初的零配件出來,到最終賣給消費者,這中間,利潤是劃分了很多層的。
首先,就是技術轉讓費。隻要是合資車,就有這個技術轉讓費,一般來說都是10%,每輛車的10%是技術轉讓費,要給原本品牌公司的。
例如秦風目前4S賣的奧迪,這生產是和國內某國營企業生產,那麼甭管是否屬於合資企業,這10%的錢,是要給廠商的,就是給奧迪公司。
其次,就是稅了。這個和個人的購置稅無關,是廠商的稅,一般來說最低也是2%,最多8%。
再然後,就是4S店利潤,基本上都是5%。至於說,4S店說什麼不賺錢之類的,那都是假話,鬼話,瞎扯淡。不賺錢,他開店乾嘛?做慈善麼?
然後,主機廠能夠賺10%的利潤。這一點,自然是必須賺錢的。這要不賺錢,那主機廠吃啥。
然後呢,每年的各種促銷活動,例如降價,那自然都是主機廠來承擔這其中的損失。當然,那些加價的行為,看似是4S店所為,那也和主機廠一樣,都有掛鉤的。
這4S加價了,那最終利潤,也是要和主機廠分的。除非你是采用的完全自主訂購的銷售模式。就是在出廠時,你已經付清車款了。
這樣,後麵賣多少,賺多少都是你的事。但是顯然,這是不可能的。沒有哪家4S店可以有那麼雄厚的實力,去一次性付清那麼多貨款。畢竟這中間,存在著許多不可預知的因素。
萬一沒人買,那就虧死了。
這之後,整車的成本,一般都能控製在45%左右。這個就看一個工廠的管理水平了。管理越好,成本控製越低,那麼自然相對應的賺錢就越多。
最後,就是營銷成本了,通常是占據10%-20%之間。這也是必須要付出的成本,你不打廣告,誰也不知道你的車,那自然不會買了。
秦風這邊,10家店,5000輛車,一個月的毛利潤,就達到了7500萬。這讓林筱筱,都覺得自己開服裝店,是否不劃算了。
畢竟,這利潤真沒這麼大,而且更為操心。
當然,這是毛利潤。不過現在人工便宜,加上所有的門麵,那都是貸款買下來的。而且這貸款的利息都算的很低。因為,如今全國要推行經濟改革,要促進經濟活力,國家的政策非常劃算。
利息都很低。就是希望你貸款了,能夠去投資,去促進當地經濟活力。所以,這10家4S店,前後算下來,拋開一切費用,人工工資,還貸款利息和本金之類,七七八八的都除開,最後來自汽車銷售這一塊的利潤,還能夠有超過30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