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快來,看,我發現什麼了!”遠處小李子傳來呼喊聲。
秦風收斂心神吧,不再去想這些有得,沒得的東西。
跑過去一看,小李子正拿著一把寒光閃閃的長劍揮舞著。
該死的,這不是錯金銘文嵌綠鬆石劍嗎!
楚國的寶劍,大多來自於吳越的工藝。
畢竟當初那個年代,吳越寶劍的工藝,那是舉世聞名的。
例如,最有名的越王勾踐的佩劍,這前些年,這邊出土過一把。
其縱然是過了兩千多年,但是卻也能輕易的劃破20層紙。其之鋒利,可見一斑。
所以,楚國的寶劍,大多仿效吳國。
尤其,吳國被越王勾踐給滅掉之後,其很多工匠,都被楚國給招聘了。
因此,後來楚國的寶劍也大多繼承了吳國的工藝,在春秋戰國時期,一躍成為當時之翹楚。
這其中,最為出名的有五種款式。
第一種,國楚式雙箍劍。楚式厚格素麵劍,劍莖處有凸箍兩道,用以固定夾木與纏緱,以利握持。整劍青光灼灼、寒氣逼人。不過這一般多為“士”這一級彆佩帶使用。屬於最為普通的。
第二種,戰國楚式黃皮雙箍劍。和雙箍劍差不多。隻不過劍身呈黃色,金光閃閃,極為鋒利。之前郢城這邊出土的越王勾踐的佩劍,就是屬於這一種。當然,其能佩戴著自然也不一般了。其屬於楚劍的上品。
第三種,錯金銘文嵌綠鬆石劍。也是同樣的雙箍厚格式,劍格的正、反兩麵,分彆以綠鬆石鑲嵌成精美的饕餮紋與雲雷紋造型。劍身上有八字鳥蟲篆錯金銘文“某王某某自作用劍”,銘文部分被鏽色掩蓋。這一類的寶劍,都是王和大夫級彆所佩帶的高檔劍,工藝繼承自吳越名劍,為楚劍之精品。
此刻,小李子手中就是這種劍,真正的精品。
第四種,錯金銘文嵌綠鬆石長劍。和小李子手中的劍差不多,隻不過更長一些,隨著戰爭的使用,這種劍也成為戰場所用。當然,製作工藝上,難免就不如原本的綠鬆石劍那麼精良了。
第五種,戰國楚式黃皮喇叭筒劍。這種就屬於楚式薄格素麵劍,劍莖中空,成喇叭筒形;整劍造型鋒利輕盈、簡潔硬朗,劍身金光閃閃、光彩奪目。也屬於上品係列。
秦風沒想到,小李子居然能找到一把那麼精良的楚劍。
該怎麼弄過來呢?
“劍是不錯,不過還是上交給貴國政府吧。”小李子把玩一番後,感歎說。
上交給國家?
500元?秦風翻翻白眼。
那還是算了吧。
這麼吃虧的事,自己可不乾。
當然,你要說完全捐獻給國家,秦風認了。
但是,自己捐了後,到了某些人家裡,那秦風就不能接受了。
愛國,我愛。但是,你不能利用我的愛國心,去成為你斂財的渠道。
那不行。
既然放你家裡是放,為何不能放我家裡。
“不行!這得捐給你們國家。這是文物!”小李子卻堅持說。
秦風翻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