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風這段時間,在琢磨‘FACEBOOK’,也就是“臉書”的代碼。
原本這是需要幾年後,也就是2004年才會出現。
但是呢,現在其實硬件條件相比五年後來說,並沒有什麼不同。那時候,也沒有什麼iPhone,也沒有什麼智能手機。
最初,臉書也是在電腦上運行的,並不是在手機上運行的。
隻不過之後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大家開始選擇在手機上登錄“臉書”。
而除開智能手機之外,現在的外在環境,和八年後,沒什麼區彆。網絡速度差不多,當然,電腦性能差很多。
但是,電腦性能的差距,這並不足以影響大家使用。
自然,秦風現在將其開發出來,就能夠讓大家使用。
所以,這段時間,秦風除了上課之外,哪兒都沒有去。
畢竟,這可是市值幾千億美元的一個產業。弄出來了,那就萬事無憂了。
要知道,這未來決定IT的,就那麼幾家公司。
蘋果,穀歌,微軟,亞馬遜,臉書,就這麼幾家。
微軟和亞馬遜,秦風是完全沒有機會進去了。那麼,這臉書,蘋果和Google秦風就要儘可能拿下。
當然,現在蘋果和穀歌,秦風已經基本上拿下了。
現在就等幾年,這金蛋孵化出來就行。
現在,就是提前拿下臉書了。
好在,當年秦風也用過臉書,對於其許多功能也算是有所了解。加上後世的類似的軟件也多,因此,秦風設計上沒有任何問題,唯一要做的就是打出代碼來。
其實原本秦風可以在哈佛隨便找點學子過來,這方麵人才不要太多。
那樣,秦風完全可以省去很多代碼的功能。
但是呢,秦風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放棄了這個念頭。
因為,你找人打代碼,那你就要給人原始股份。
不管是不是秦風的想法,是不是秦風主導的。隻要你找人過來,那麼一定會牽扯到原始股份的問題。因為,這並不是說,開了公司後,請一些程序員。
那是不需要給原始股份的。現在這是還沒有成立,公司都沒有,還屬於無中生有的階段。那對方一定會要原始股份。
為了避免產生麻煩,秦風乾脆就自己打。反正這代碼也不多,主要就是調動哈佛大學的學生資料庫的圖片,以及保存個人信息,提供在線分享圖片,加好友等一些很簡單的功能。
這些都不複雜。
因此,秦風花了差不多10天時間,每天花費了超過10小時寫代碼,最終將其寫出來。
這代碼完成了,接下來,就要去找校長了。讓其幫忙推廣一下。
秦風記得,當初紮克伯克是自己私下弄的,私下破解了校方的學生資料庫。這導致了差點被退學。最終,是哈佛校方鼓勵學生創業,以及開明的製度,讓馬克-紮克伯格涉險過關。
不然,校方要是以黑客罪名起訴,那就沒有後來的臉書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