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內,到賬300萬!
自己從哪兒弄錢?
當然,秦風賬麵上還有650萬美元。
劃出300萬美元,沒什麼問題。
但是呢,後續怎麼賺錢?
要知道,一個月內,秦風必須融資1000萬美元。
不然,戴蒙就會提議進行外部融資。
當然了,有戴蒙在,這外部融資方案肯定會比較偏向於秦風這邊。
但是,秦風不想要外部融資。原因自然也很簡單,公司未來會很賺錢。既然賺錢,那秦風自然不願意分他人一杯羹。
尤其,秦風有辦法賺錢。
隻是,暫時不知道時間而已。
這股票,怎麼就還不出現呢?一天漲7倍。資產就能翻7倍啊。
秦風盯著納斯達克市場,卻一無所獲。
目前,股市還沒有瘋狂。
網絡科技股,還沒有迎來後世那臭名昭著的末日瘋狂。
那幾乎隻要是網絡股,隻要沾邊的,都會瘋狂暴漲。
這種暴漲,是沒人性的。
明明不值這麼多錢,卻偏偏漲的壕無人性。這也導致之後的暴跌,讓那些追高的人,傾家蕩產。
所以,99年網絡科技股泡沫破滅,才讓那麼多人深惡痛絕。
當然,後來網絡科技股還是崛起了。
不過,網絡科技股之所以崛起,是因為智能手機時代的來臨。
如果不是因為智能手機,網絡科技股其實一度乏人問津。
因為,沒有人相信網絡科技股能夠真正賺到錢。就算賺到錢,都不是真正靠原本的概念賺錢,而是靠網絡遊戲之類。
例如曾經華夏四大門戶網站,是靠其成立之初的概念賺錢嗎?
不是!四大門戶網站,全部都是靠遊戲賺錢。
與其說是四大門戶,不如說四大遊戲公司。
你遊戲好,就牛逼。遊戲不好,就涼涼。
這到最後,不得不說,成為了一場笑話。
華夏網絡科技股的笑話。
因為,堂堂網絡科技股,最終變成了網絡遊戲股。
沒有什麼,比這更讓人感到可笑的了。
當然,那個時候,不僅僅是國內,包括全球都是如此。
都沒有發現,網絡科技公司怎麼賺錢。
都是覺得可以賺錢,畢竟人人要上網,但是如何賺錢卻不知道。
隻有繼續燒錢,先維持公司運營,等時代發展,再看如何賺錢。
這其中,自然無數公司破產,又有無數公司湧進來。
最終,給出答案的就是iPhone。
為何說iPhone那麼偉大,是那麼的劃時代。不僅僅是宣告了功能機的末日黃花,智能手機的到來,更是解決了全球無數網絡科技公司的難題。
網絡公司可以賺錢了。
秦風搖搖頭。
可惜,自己擁有Google,蘋果的股份,但現在不賺錢啊。
思來想去,兩天過去。
秦風沒有發現合適的公司。不敢隨便去炒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