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0章 音樂能治愈人(1 / 2)

病人因為疼痛而大吼大叫,這在醫院也是常事。

尤其,你要去那些癌症晚期的病房,那種痛苦的呻吟聲,更是讓人心驚膽戰。

那種痛苦呻吟,絕望的呐喊,讓每一個正常人都感到難受。

這種呻吟,直接觸碰到每個人的靈魂。

這是一個人,痛苦到極限後,不由自主發出的痛苦呻吟。

這自然是直接觸碰到人的靈魂。

“護士,請問有沒有電子琴?”秦風問。

“電子琴?”護士愣了愣,搞不懂秦風要電子琴乾嘛。

“你如果有就拿來吧,我可以演奏一點音樂,幫其減輕一些痛苦!”秦風說。

要知道,音樂的感染力是很強大的。

人們在感到壓力和緊張的時候聽一些輕快的音樂,立即感到了輕鬆愉悅;心情煩躁和情緒低落的時候聽一些抒情優美的音樂,心情隨即得到明顯改善;在勞累疲乏的時候聽一些激昂振奮的音樂,立刻感到力量倍增……。

這些都是人們在生活中經常能夠獲得的體驗,也是一個生活常識。但是為什麼音樂能夠如此強烈地影響人類的情緒和心理?

現代科學研究發現,人們在聽音樂的時候,很多大腦的神經中樞都被激活,特彆值得注意的是有個叫“海馬”的器官。海馬主管著記憶的功能,同時也是一個溫柔和依戀情緒的發生器。海馬是大腦中唯一的一個對緊張壓力很敏感的器官,當人們處於痛苦,緊張,憤怒等消極情緒,以及聽到刺激或不諧和的聲音的時候,它的神經元會被嚴重損壞。

在童年期受到虐待或忽視的孩子長大後會出現情感冷漠,對親人缺乏依戀情感,性格孤僻以及衝動暴力等等人格特點,都與他的海馬器官發育不良或受到損害有關係。核磁共振掃麵和正電子斷層掃麵的研究發現,這些孩子的海馬器官的體積比正常孩子要明顯地小。這是因為他們的海馬器官的神經元數量減少所致。

美好的音樂可以激活海馬,從而保護海馬不會受到強烈消極情緒的傷害。我們都知道新出生不久的嬰兒對聲音非常敏感,一些意外的聲音都會引起他們的驚跳反應,這對他們的大腦神經發育非常不好。如果在房間裡播放輕柔美好的音樂,孩子對意外聲音的驚跳反應就會明顯減少。

這一現象也證明了音樂保護了嬰兒的海馬器官不受到意外噪音的傷害。

所以,音樂是可以幫助人類緩解疼痛,或者說給與人類力量的。

音樂的魔力是很大的。

不過對於秦風這套音樂治病理論,護士還是感覺不可思議。

這個,哪有這樣的。

不過,既然秦風都開口了,而這個患者著實喊叫的過於淒厲了一些,而且過於影響其他患者休息了。

護士急匆匆去找來了一台電子琴。

秦風看了看,這個,估計最多一百多元吧。

那手感,還有那聲音,這個真的廉價啊。

這東西,就真的是一分錢一分貨。

不過,對於秦風這樣大師級人物來說,音質差一點沒問題,一樣可以感染人。

秦風直接一首《river flows in you》演奏起來。

舒緩的音樂,響徹在病房裡,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眾人心中。

那名哀嚎不止的患者,在這一刻,聲音明顯減輕了許多,雖然仍然在低聲痛苦的呻吟,但明顯不像之前那樣聲浪巨大,哀嚎連連,讓人懼怕。

這樣的哀嚎,已經從之前的歇斯底裡到如今的間或性哀嚎,已經明顯的減輕了許多。

顯然,音樂是有效的。

一曲演奏完畢。

護士一臉驚喜的望著秦風。

“你彈的真好,居然真的可以讓他不再疼了!”護士一臉崇拜的看著秦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