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渝有些尷尬地說道:“娘娘,外麵還是大太陽呢,哪裡有丁點兒雨呢。”
傅瑩聽罷,連外衣都沒怎麼穿,然後匆匆走到外麵。見太陽熾眼,天空晴朗,隻有一兩片雲飄來。至於地麵,那更是沒有半點潮濕。
看來在夢裡見到的大雨傾盆之景,隻是自己的夢。傅瑩搖了搖頭,隻能再回到自己的屋中。
她坐在床上,眼下沒有半分困意,她讓莫渝幫自己整好衣服,然後走到書桌前,讓宮女幫自己磨好墨。
“娘娘這是打算做什麼呢?”莫渝問道。
傅瑩靠著椅子回道:“我打算抄些佛經,給皇上祈福。”
莫渝聽罷,不敢再多問,隻是命小宮女們快些準備。
傅瑩心想,若是自己不能用科學的辦法為弘曆求來雨,那麼好歹做一些事情,哪怕是個心理安慰也好。
她從喪子之痛中走出來之後,每每想到弘曆所做的一切,除了感動之外,沒有彆的想法。
弘曆給永璉最高的喪葬規格,甚至打算為他蓋一座太子陵,隻不過因為他的陵寢還沒有定在哪裡,所以隻能將永璉的棺木暫時安置在田村,並時不時派大臣去祭奠。
正因為永璉死後有如此高的待遇,傅瑩的喪子之痛,方才有些平複。當然永璉也是弘曆最喜歡的孩子,他做這些也是出於自己的舐犢之情。
不論是什麼原因,至少自己並沒有因為失去永璉,而失去弘曆對自己的喜愛,這是很難得的。
很多事情在永璉去世之後想明白了,明白為何弘曆那麼喜歡永璉卻沒能傳位給永璉。甚至是她想對付嘉慶生母令妃的想法,她都隨著永璉的死,煙消雲散了。
她隻能做一個好皇後,輔佐弘曆成為一代英主,然後讓自己的女兒一生都有父母疼愛,娘家人榮耀,這就足夠了。
依她現在的身體狀況,她是不太可能活得比弘曆長,所以她一點都不擔心不是嘉慶生母的自己,會在嘉慶繼位之後生活潦倒。
這就是讓傅瑩覺得神奇的地方。即使覺得當時很不可理解,曆史總還是有辦法讓一切回到定好的軌道上來,沒有人可以改變曆史的發展。
傅瑩抄佛經直到抄得手酸方才放下,然後拿著這些佛經去佛堂焚化。
不料在佛堂碰到了同樣為弘曆祈福的崇慶太後,見傅瑩手裡拿著一遝抄好的佛經,崇慶太後問道:“皇後是為何事而來?”
傅瑩給崇慶太後行過禮之後,回道:“皇上最近為祈雨之事很是煩憂,我又做不了什麼,隻能抄寫經書為皇上祈福了。”
崇慶太後很是感動,道:“難為你剛剛病好就為皇帝做這些,皇帝有你這樣的皇後,倒也真是他的福氣。”
傅瑩說完之後,跪在佛像前,將抄好的經文一頁頁地焚化,崇慶太後也沒離開,心裡默默祈禱佛祖能為兒子和兒媳再帶來一個孫子,平複他們失去永璉的痛。
傅瑩燒完佛經之後,先將太後送回了住處,走到半路突然看見天邊飄來一些發黑的雲。傅瑩坐在轎子上高興道:“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隻怕這雨馬上就要來呢。”
玉淨看了看天,道:“是呢,可見心誠則靈,佛祖看到娘娘抄了那麼多經書,終於成全娘娘的心願了。”
莫渝笑道:“好像管下雨是龍王呢,不關佛祖的事。”
玉淨為自己辯解道:“管龍王還是佛祖呢,都是娘娘的誠心才管用的。”
傅瑩聽罷道:“是皇上的誠心,我不過是寫些經書,算不得什麼。”說到這裡,她突然想到什麼,然後對趙琛說道:“你們快抬我去皇上的養心殿,這個時候皇上一定回來了。”
為了祈雨方便,弘曆暫時同眾人回到紫禁城,沒有去圓明園。
趙琛聽罷,命抬轎子的太監轉了方向,去往養心殿。
果然如傅瑩預料的那般,弘曆已經從天壇回到養心殿。
傅瑩一進來,就對弘曆說道:“恭喜皇上了,我剛剛看天那邊陰了過來,想必是不久之後就會下雨了。”
弘曆高興道:“是呢,可憐上天體諒我的誠心,終於降甘霖來緩解旱情,不枉皇後同我一處擔憂。”
不過幾刻鐘的時間,外麵就開始滴落雨點,並且雨越下越大。
弘曆興奮地抱了一下妻子道:“終於成了,隻盼望著這雨能多下一會兒,既幫百姓緩解了旱情,也替朕今夜留下了皇後。”
傅瑩一開始還沒反應過來弘曆話裡的意思,等明白過來之後,忍不住笑了起來。
說真的,她很久沒有這麼高興過了。
作者有話要說: 皇帝祈雨是一件很麻煩,很累人的事情。這裡有一個關於祈雨的小故事(野史正史不知道)。據說某一年,乾隆派自己的第八個兒子永璿去祈雨,不料這個八阿哥很沒耐心,祈了一會兒見天不下雨,就撂挑子不乾,揚長而去了,留下下麵一堆官員大眼瞪小眼,不知該怎麼辦。乾隆聽聞此事,氣了個半死,覺得永璿沒半點責任心,立刻打消永璿立儲的念頭。
永璿沒能當皇帝是因為身體的缺陷,和祈雨沒關係,不過這也側麵反映,祈雨確實挺辛苦的。不吹不黑,乾隆在祈雨方麵還是挺儘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