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孫世襲黔國公。
也就是俗稱的沐王府。
………………
馬車從劍閣出發,沿著官道一路朝東,朝著京城走去。
謝岱等一百多個羽林衛,一如來時一樣,圍在李信的馬車左右,隨身保護李信。
與來時不同的是,這一次他們的速度快了許多,來的時候這條路走了一個月,按照這個速度回去的話,大約二十多天也就能到京城了。
到了傍晚,一行人進了一座縣城,尋了一家客棧歇腳。
一眾羽林衛被“關”了好幾個月,此時驟然自由,都有些不太習慣,而且羽林衛紀律森嚴,有謝岱這個中郎將在,他們不敢飲酒,隻能乖乖的值守在附近。
就隻有李信與陳十六兩個人,坐在客店的一樓,喝酒吃菜。
羽林中郎將謝岱,猶豫了一番,也提了一壇酒,站到了李信的桌子旁邊,不過他沒有敢坐下來,隻是把酒壺輕輕放在李信的桌子上,對著李信微微低頭,語氣恭謹。
“多謝侯爺不殺之恩。”
李信本來正在吃菜,聞言抬頭看了一眼謝岱,手中的筷子也放了下來。
“這話從何說起啊?”
謝岱深呼吸了一口氣,開口道:“我等跟著侯爺到西南來,到了劍閣之後,生死都在侯爺一念之間,侯爺能殺卻沒有殺我們,便是不殺之恩。”
李信笑了笑,伸手指了指自己對麵。
“不要客氣,坐下來說。”
有一說一,他還是很欣賞這個謝家的年輕人的,相比於謝敬,謝岱進退有度,一雙眼睛也能看懂很多事情,是一個很聰明的年輕人。
接下來,如果京城真的有變,李信免不了要跟謝家人接觸,到時候他寧願與這位謝岱接觸,也不太願意跟那個國舅爺講話。
謝岱深呼吸了一口氣,小心翼翼的坐在了李信對麵。
李信讓陳十六去多拿了一副碗筷,擺在了謝岱麵前。
他一邊吃飯,一邊與謝岱說話。
“其實談不上什麼不殺之恩,我出身羽林衛,京城裡人儘皆知,就憑你們身上的一身黑皮,我也不會說殺就殺了你們。”
謝岱剛才說出這句話,有一半是出於試探,聽到李信真的可能會殺他們,因為羽林中郎將渾身打了個哆嗦。
他低聲道:“侯爺您,回京城是要?”
李信說出剛才那句話,就等於是已經承認了與西南有勾結,最少也是有關係,這個時候他既然已經離開了京城,按理說便不應該回去。
“自然是回京複旨了。”
李信抬起頭瞥了一眼謝岱,平靜的說道:“我數月前奉陛下旨意,安撫西南,如今西南各州府皆已經安定下來,沐家還有西南李氏,已經向大晉投降,整個西南再沒有動亂,既然差事做完了,自然要回京複旨。”
說到這裡,他似笑非笑的看了謝岱一眼。
“難道謝郎將覺得我要一直待在西南不成?”
“不敢。”
哪怕碗筷擺在自己麵前,謝岱也始終不敢動筷子,他低頭微微皺眉,有些想不通李信到底要做什麼。
這就是信息不對稱了。
謝岱是個聰明人,如果他也知道太康天子命不久矣,便可以大概猜出李信回京要做什麼,但是現在,不管是誰,都要一頭霧水。
不同於謝岱的拘謹,李信則是自己吃自己的,很快他吃了個七八分飽,放下了筷子。
然後他看向謝岱。
“謝郎將回京之後,不妨先去見一見皇後娘娘。”
“謝家……可能會有很多事情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