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後來,大事沒乾成,她又把僅剩的那麼點希望放到了蘇蕙身上,覺得對蘇蕙好些,蘇洵望夫妻倆可能會為她驕傲。
蘇綿來了五房,蘇洵轍適應嗎?那是不太適應的,給兒子當爹,怎麼都行,粗糙點就粗糙點,但是給閨女當爹,那是想著怎麼細致怎麼來的。
蘇綿小時候還是個有脾氣的孩子,夠軸,摔了也不哭。
蘇洵轍從來不覺得她笨,她應該是九歲那年吧,考了全校五十幾名的成績,破天荒的,老師點名表揚,她從學校一路跑回家,蘇洵轍還遇到她了,就是蘇綿著急告訴周雪薇她的成績,倆人在路上就分開走。
可回了大房,周雪薇覺得她聒噪,再加上蘇綿回來了,蘇蕙還在學校,她就很煩,推了蘇綿一把,出門去接蘇蕙了。
周雪薇力氣不小,蘇綿摔到門檻那,腰磕在木質的棱角上,青了一片。
她坐在門邊發呆,蘇明賢給她接到五房,蘇洵轍問怎麼了,蘇明賢就給事情說了遍。
蘇洵轍覺得周雪薇不是東西,倒也沒像如今這樣覺得周雪薇不配做個母親,成年人也好,大人也好,總是有控製不住情緒的時候。
很多父母就是在他們父母那種放養又或者是三天兩頭的爭吵,對罵,動手去打的日子過來的,所以他們就覺得,怎麼了呢?為什麼他們都能接受的教育方式,你就不能呢?我隻是心情不好,你就正好撞上來了。我在外打拚那麼累了,你怎麼還在胡鬨?
然後是誤會,隔閡,代溝。
愛嗎?也愛,夠關心嗎?或許不夠。
所以蘇綿來了之後,蘇洵轍買了不少少年讀物,還有什麼帶著些許青少年身心健康方麵的報刊。
研究是研究的透徹,要做孩子的良師益友,要巧妙的阻止孩子年少時的那點小躁動,要給孩子空間……
總結一句就是,你不能為了做爸爸的顏麵而去給這個孩子做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