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星的身邊,一個已經頭頂初顯強者光芒的男人抓著自己越來越少的頭發開口了。
“你們好歹還能理解一些基本原理,我們這些搞係統編程的完全是懵逼的狀態!”
“誰來告訴我們,神經壓力要怎麼維持?究竟要多大的神經壓力才可以保持機甲和駕駛員的平衡,即不會使機甲裡麵的神經線路過載,又不會使駕駛員壓力過大?”
“誰又來告訴我們,機甲的動作平衡靜態平衡要怎麼在操作係統上麵實現?”
“這幾周,我們都已經要把整個操作係統的代碼一行一行扒出來分析了,基本看不懂啊!”
看著狀若瘋魔,蓬頭垢麵的編程組,眾人都是深深地同情。
楊星看著自己旁邊這位可憐的哥們,不禁拍拍他的肩膀以示安慰。
幸好自己當初沒選計算機專業。
一起訴完了苦,眾人躺在椅子上,心裡不禁升起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你們說機甲上的技術我們連搞個明白都這麼難,當初陳大神是怎麼把這些技術開發出來的呢?”有人問道。
楊星想了想,“大概是腦子跟我們不一樣吧。”
眾人看向楊星,想知道他為什麼這麼說。
楊星不禁想起了之前,自己去陳神辦公室找他答疑的時候。
當時陳神正在進行液化神經元連接技術的驗算,讓他在旁邊稍等一會,桌子上滿是驗算的廢紙。
楊星在旁邊,親眼看見陳神在一張紙上寫滿了推演的方程式。
然後陳神隻是用圓珠筆在旁邊的白紙上使勁畫圈,好像這樣能加快他腦子運轉的速度一樣。
他看到這,本來還以為自己要等上好幾個小時,畢竟那條方程式,他看了一眼就覺得頭暈,恐怕是要運用到雲計算才能解決的。
沒想到的是,僅僅一分鐘不到,陳神就已經算出了最終的結果,直接寫在了白紙上,轉頭過來給他講解困惑。
聽完,會議桌上的人都沉默了。
這根本不是人啊!
此時,辦公室裡。
陳神正在心算紙上的方程式。
液化神經元連接技術需要的計算不是一般的多。
而就在這個時候,辦公室的門突然被打開。
王倩激動地走進來。
陳神抬頭看了她一眼,“倩姨怎麼這麼激動?是等離子反應器試驗成功了嗎?”
“被你猜到了。”
王倩笑了笑,平複自己的心情。
“你是怎麼確定它會成功的?”
“很簡單,理論成立,數據沒錯,如果失敗了那應該是你們那邊的問題。”陳神一邊說話,一邊對著紙上的方程用勁,另一隻手還在白紙上使勁畫著圈圈。
這是他的習慣。
不一會兒,得出結果,打開係統的資料看了看,與自己得出的結果是一致的。
他這才跟王倩說起了正事:“既然實驗已經成功,那麼什麼時候能夠把成品給我送一個過來?我的拳擊手號很需要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