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神點頭說道:“無人機甲其實叫做遠程機甲更合適一點,意思是可以遠程同步操控的機甲,也就是說機甲內不安裝駕駛艙,而是設置在機甲外的某一個安全地點。”
“駕駛員隻要在這個地方駕駛機甲,數據就可以同步傳到機甲上對機甲進行操作。”
王倩皺了皺眉,“為什麼現在還要研發和機甲相關的技術,不是已經有赤紅暴風了嗎,它在大型機甲上已經可以說是技術的巔峰了吧?”
不止是技術的巔峰,甚至可以說是人類機械科技史上的巔峰了。
陳神先挑了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赤紅暴風的技術還有進步的空間,算不上巔峰,而且這個無人機甲隻是技術預研,還沒有打算真正開始製造。”
“之所以在開始這方麵的研究,主要是擔心怪獸項目會出現意外,比如讓怪獸跑出來了,到時候駕駛員駕駛著無人機甲的話,作戰起來也更加方便。”
其中陳神一直很不理解前世電影裡,為什麼機甲駕駛員會抵製無人機甲這種明顯能救自己一條狗命的技術。
無人機甲對駕駛員的精神負擔小,可以一人操控一台機甲,在操作上麵更加靈活,操作門檻也更低,同時駕駛員不在機甲內,機甲的打法可以更加凶悍,必要時甚至可以采取一換一戰術,以無人機甲的命換怪獸的命。
反觀傳統機甲,彆看它們表麵威風八麵,其實跟怪獸打起來,許多機甲都堪稱孤寡製造機。
裡麵的駕駛員分分鐘就因為核輻射染病或者被怪獸掀起頭蓋,抑或是因為其他原因而死亡……
而無人機甲的駕駛員就不會出現這種問題,作戰就像是遊戲,壞掉一台機甲了再換一台就是。
縱然,無人機甲可能有著可靠性的問題,但是事物是會發展的,技術也是會發展的,技術隻要被發明出來,總會不斷改進的。
兩相比較下來,無人機甲明顯才是未來不可阻擋的發展方向。
這個問題,陳神思考之後,也隻能歸結於如果無人機甲真的被大力采用的話,電影就沒辦法拍了。
而且這個問題可能也跟西方的快樂教育、保守主義日漸興起等情況相關。
長期固化的人們不願意看到新技術變革他們熟悉的社會,因為對於隻能停滯在原地的他們來說,每一次技術變革都意味著被淘汰的風險,而且是自己無力抵抗的風險。
這是一種趨利避害的本能。
就像人們普遍不希望離開自己的舒適圈,大海上的船祈求永遠風平浪靜一樣。
王倩聽完陳神的話,前不久才鬆開的眉頭就又皺了起來:
“你覺得真的會發生怪獸出逃這種事嗎?”
陳神道:“隻是提前做一個預防,到時候讓無人機甲頂上,總比讓機甲駕駛員去拚命要強。”
“這個世界上很多事情都不是我們可以提前預料到的,所以對於那些事情我們隻能做好提前準備。”
對麵怪獸的提前出生,讓陳神對這一點深有體會。
看似一個小小的意外,實際上意味著細節上的全麵失控。
他不知道對麵的怪獸情況怎麼樣,隻能按照最壞結果來打算。
而他心中的最壞結果,就是對麵在使用人造子宮培育怪獸前,破解了怪獸種的克隆方法,留下了克隆備份,開始大批量製造怪獸。
並且把這些怪獸當成一種兵器,在他們遍布全球的生化實驗室裡製造並且隱秘的投放……
如果這個最壞設想真的實現了,到時候現實就真的變成環太平洋的翻拍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