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今天沒拔到花生,明天就沒法去賣花生,所以隻能趁早睡下,明天好早點起床,爭取多拔一些花生。
第二天一早,天才蒙蒙亮,陳陽就帶著小乾往花生地走去。
走出院門口,往鄰家看去,隻能看到緊閉的院門和昏暗的院燈。
雖然白石村經濟落後,地處偏遠,但各種新型產品卻還是通過商家的手流入了村莊。
環保節能的太陽能院燈在鎮上賣兩三百塊錢一盞,隻要有太陽,就可以照明,無需依附電力網。
於是,村裡的年輕人與老人們爭相購買,十戶人家裡就有六七戶買了這種太陽能燈。
這些太陽能燈除了用作照明之外,還有一個很不錯的用途。
在許多年以前,摩托車除了可以當代步工具之外,還是一戶人家生活安逸與否的象征。
如今這種太陽能燈也是如此。
除了用作照明之外,往往還象征著這戶人家的日子是否滋潤。
兩三百塊錢對於城裡人來說或許很少,但對於精打細算的農村人來說,卻是一筆必須再三思量的支出。
像陳陽這樣的人,在麵對要不要買太陽能燈的問題上,他就必須先考慮這個太陽燈有沒有必要買,買了之後,到底能不能剩下更多電費。
而剩下來的電費,到底抵不抵得上這盞燈的買入價格......
歸根究底,都是因為貧窮。
有人或許說他能攢下十萬塊錢,不算貧窮......
但隻有他自己知道,那十萬塊錢是怎麼攢下來的。
能不買的,他都不買,家電也好,衣服也罷,甚至是發燒感冒什麼的,能喝熱水治好的病,他都從來不去醫院也不吃藥。
看著幾戶鄰居家經過一個晚上長時間照明而略顯昏暗的院燈,再看看自家完全烏漆嘛黑的院子,陳陽仿佛看到了自己的過往。
他的過往便是籠罩在貧窮的黑暗裡,被人嘲笑,被人輕視,然後隻能仰視彆人的光明,偷偷羨慕。
如今,係統唾手可得,隻要賺夠一萬元,就可以被係統終身綁定。
他不想再窮下去了。
他想給小乾更好的生活,不想再讓小乾走自己的老路。
他想讓自己的兒子生活在光輝裡,也被彆人所仰望與羨慕。
所以,無論如何,他都要拚了全力去賺錢。
等錢賺夠,得到係統之後,他相信,自己的人生定然可以翻開新的一頁。
他緊了緊懷裡的小乾,提著袋子,在昏暗中往前走去。
夜色雖然不濃厚,但薄薄的晨霧仍然給人一種清冷寂寥的感覺。
到了花生地裡,小乾還在睡夢中。嬰兒推車昨晚沒拿回家,而是在地裡露營了一個晚上。
雖然車上沒有結露珠,可摸起來卻有些潮濕的感覺。
為了避免濕氣傷害小乾,陳陽先把原本包在小乾身上的毯子鋪在車裡,然後再將小乾放進去。
毯子墊了底,沒法完全覆蓋小乾,他便脫掉自己的上衣給小乾當被子蓋。
雖說現在白天的太陽仍舊很毒辣,但夜裡的氣溫卻很低。
特彆是在這種黎明時分,山裡的空氣經過一夜的沉澱與休養,涼得特彆透骨。
他一個成年人受涼沒什麼,喝點熱水就好了,可小孩子卻是萬萬不能受涼的。
小嬰兒一但受涼,就有可能引起腸胃不舒服,拉肚子,感冒,發燒,甚至更為嚴重的疾病。
所以老人們才常常說這麼一句話:“小孩子熱不壞,冷得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