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見阿蘭-沙恩之前,羅南先找到了阿蘭-沙恩製片公司和他本人的資料,詳細研究了一番,另外還找來《伯恩的身份》的原著,以及1988年由華納兄弟電視製作公司和阿蘭-沙恩製片公司聯合拍攝製作的電視劇,認真看了一遍。
想要跟人談判,最少也要了解對手的基本情況。
阿蘭-沙恩製片公司在八十年代輝煌過一段時間,恰恰是從拍攝製作《伯恩的身份》開始,公司急轉直下,連續搞砸了幾個項目,這種規模不算大的公司抗風險能力本就一般,所以從八十年代末開始,阿蘭-沙恩製片公司漸漸沉寂下來。
《伯恩的身份》第一次影視改編算不上成功,好萊塢是個追逐成功者的圈子,失敗帶給《伯恩的身份》的命運,就是十多年來無人問津。
甚至,《伯恩的霸權》和《伯恩的通牒》版權一直壓在羅伯特-陸德倫手中,也有可能是受到了電視劇的拖累。
阿蘭-沙恩製片公司從九十年代初開始,不再直接參與電視劇製作,改為以小規模投資為主。
這家公司也迅速變為好萊塢眾多小公司中不起眼的一員。
羅南在喬治-克林特收集到資料之前,壓根就沒聽說過這家公司的名字。
總的來說,這是家沒有太多資金,沒有太多背景,沒有獨立製作能力的小公司。
與老安德森時期的沙海娛樂差不多。
阿蘭-沙恩五十多歲,在好萊塢混跡超過二十年,八十年代曾經銳意進取,失敗後趨於保守,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近年來愈發保守。
羅南根據得到的資料,很快形成了初步的判斷。
以阿蘭-沙恩製片公司的能力,不可能拍攝製作《伯恩的身份》,最好的選擇就是賣掉版權,估計前世買下版權的是環球影業,而根據他掌握的情況,環球影業目前還沒有與阿蘭-沙恩製片公司接觸過。
也就是說,阿蘭-沙恩不會握著版權不賣。
但另一方麵,阿蘭-沙恩在圈內混跡這麼多年,為人日趨保守,加上公司產出能力不強,說不定會獅子大開口。
羅南也有了心理準備,從這種老狐狸手中,不可能花費十幾二十萬美元,就買下一部八十年代暢銷的版權。
最後,羅南還專門谘詢了戴娜-安普頓律師,查詢過相關法律事宜。
由於準備充分,實際情況與他預想的差不多。
“三百萬美元。”
阿蘭-沙恩摸了摸低垂的眼袋,試探說道:“安德森先生,隻要三百萬美元轉讓費,你就可以拿走《伯恩的身份》的版權了。”
他不了解對方掌握多少情況。
羅南故意露出震驚的表情:“三百萬美元?”
如果以前世《諜影重重》的收益來做對比,這筆版權轉讓費確實不高,而且進入新世紀之後,暢銷的版權轉讓金動輒就上千萬美元。
似乎三百萬美元很劃算。
但羅南不會這麼想,作為製片人和電影商人,當然要追求利益最大化,在有可能壓下價格的情況下,肯定要把價格壓到最低。
況且,手中資金有限,也不想一次掏這麼大筆錢出來。
“沙恩先生。”羅南皺眉說道:“貴公司當年拿下《伯恩的身份》隻花費了30萬美元,您這是要十倍的收益。”
阿蘭-沙恩麵色不變:“那是十多年前的三十萬美元。”
羅南看了阿蘭-沙恩一眼,知道這個人不好對付,說道:“五十萬美元。”
阿蘭-沙恩握有版權,占據絕對主動,堅持道:“三百萬美元!”
“恕我直言,沙恩先生。”羅南淡淡的說道:“這個價錢沒有人會買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