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盛安科技的楊山楊總在前台妹子的第二個電話後的不到一分鐘的時間裡,趕到了門口。
因為陸雲川的強勢,讓前台妹子和他本人都嗅到了什麼。
楊山年近40,算得上年富力強,在陸雲川得到的資料中,這個人是從美利堅斯坦福畢業的,留美十年,一直從事核心研發。
回國後,很快創立盛安科技,在國產化呼聲一浪高過一浪下,於13年開始在業內嶄露頭角,14年在業內聲勢頗大,15年上半年預備上市。
15年下半年,盛安的產品在金融行業連續多次故障,被迫出局。
與此同時,國產化呼聲不再那麼強烈了,為了數據的安全,國內企業不得不選擇比國產貴3倍到5倍的同類產品。
盛安科技的產品是專業存儲,是專為企業提供數據儲存服務的產品解決方案商。
15年下半年以後,盛安開始瘋狂走下坡路,產品的各種弊端暴露,被迫縮減了各種項目,幾乎整體撤離公開市場。
公司員工人心浮動,大多在無奈之下選擇了離開,最終巔峰時期兩千多人的大公司,一下子成了不過百餘人的小公司。
上市更是成為了一個笑話,這兩年,盛安靠著楊山自己的人脈,勉強存活於軍方低端市場,艱難度日!
……
盛安科技會客室,楊山招呼陸安三人落座。
“事務繁忙,多有怠慢,三位請喝茶。”楊山終究不是膚淺的人,很快調整好了心態。
“冒昧前來,多有打攪,見諒。”陸安淡笑著回答。
在美利堅打滾十年,回國後,一手創辦盛安,攀爬打滾超過7年,可以說見過了太多的光景,眼皮子沒那麼淺了。
隻是,有些人,他天生就不適合做一個公司的掌舵,而是專長於其它,無疑,楊山就是這樣的人。
直到現在,他還略微端著架子。
相互介紹,閒聊的幾分鐘裡,陸安、陸雲川,以及梁遇都對楊山有了基本的判斷,同樣的楊山對陸安三人也有自己的第一判斷。
談吐不凡,來頭不小!
……
隨後,陸安示意梁遇主導這次的談話,這是陸安第一次真正的直麵看梁遇的能力,“楊總,恕我冒昧,貴司在國產存儲市場已經非常龜縮了……”
接下來的二十多分鐘裡,楊山多次啞口無言,他自己也感覺得到,麵對一個仿佛完全了解自己公司的對象,他有些詞窮。
梁遇最後說道,“楊總,這位是我們藍洞資本的陸總,我們想投資你們盛安。”
楊山的眼睛刷的一下就亮了,“陸總,你確定要投資我們盛安……”
陸安點了點頭,語氣很淡然,與楊山的急迫截然兩樣,“楊總最高能放出多少股份,需要多少投資?”
一如既往的直來直去的風格,陸雲川是見怪不怪了,梁遇也有些底,隻有楊山嘴巴張著,想要說些啥,卻全卡在喉嚨裡了。
好片刻後,楊山才咽下要說的話,沉吟著說道,“我最多隻能讓出百分之30的股份,換5個億人民幣的投資!”
楊山說著話,重重的伸出一個手掌,仿佛在給自己打氣。
陸安搖頭道,“楊總,咱們暢快點,直說吧。”
楊山有些頹然的歎了口氣,“30的股份,3億。”
陸安笑了笑,道,“楊總,兩種方案,一種是你說的;第二種,給我51的股份,我給你6個億的風投,再幫你的公司真正走出困境,考慮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