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一發和高若男與觀眾之間形成的是一種閒聊的氛圍。
沒有刻意的渲染山村的貧窮,更沒有刻意的引導觀眾。
陳一發和高若男一左一右往一橫兩豎裡走去……
那邊廂,石悅和小萌邊走邊聊天,離學校漸遠,並不會去刻意的走進村民們的家中打擾他們的生活,更不會刻意的將山村的人文風景納入視頻。
隻是以一種很平常簡單的方式,將這裡的自然風光展示給外界。
兩人邊走邊聊,口吻同樣是稀鬆平常的閒聊的方式。
“我有很久沒在這樣的鄉間小路上走過了,這裡的自然風光很不錯,純天然的。”
小萌跟上閒聊的節奏,給觀眾的感覺是,兩人並不是在直播,而是在帶他們觀光,貌似像一個導遊。
“說來你可能不信,我海是第一次實實在在的踩在這樣的泥沙混合路上,這種土地硌腳的感覺有點新奇。”
說著話,小萌還刻意將用力踩了踩地麵,直播視頻捕捉到了這個有點可愛的細節。
“這是要乾嘛?帶我們領略大山深處的風光?”
“emmm~你是我的眼係列?”
“小萌這個名字真沒取錯,這動作,略萌啊。”
“隻是,為什麼看著這些簡單的場景,主播簡單隨意的聊天,這些呆萌的動作,我卻有點……emmm~?”
…………
“咦?這樣的房屋?!!不應該是危樓嗎!”——有觀眾跟著直播視頻看到了一橫兩豎土磚堆砌的學校的近景,驚愕的發了條彈幕。
“真的可以算是危房了!”
“那是什麼?茅草屋嗎?好像還是木質的!”
“這是在拍戲嗎?特意布置的場景?”
隨著直播的進行,觀眾們心中的疑惑越來越多,直播最大的特點其實也有:實時的真實。
它不像影視作品,有預先布設的景,更不像彆的真人秀節目,後期會有剪輯,展現的是最適合的一麵。
它就是它,會真實得令人心疼!
…………
陳一發和高若男兩人走進了一橫兩豎正中間的唯一的一間教室,的確如高若男所說,窗戶通透,陽光充足,寬敞卻沒看出來。
教室內的陳設很簡單,大山深處彆的不多,木材還是有的,村民們自給自足做出來的課桌呈現在直播視頻中。
並不是特彆整齊的木質結構,粗略一看,仿佛有點抽象藝術的感覺。
沒有油漆封麵的課桌,在視頻下呈現的是一種日積月累後木材本質的黯淡色澤。
沒有統一經過機械切割而是利用手工鋸條切割的木材,看上去沒有那種規則的美觀,因為地麵的不平整,桌椅看起來略顯高低不一。
是的,哪怕是這間在整個村是最好的土磚屋,也不會有水泥地麵,因為水泥在這個地方是很罕見的東西。
隻有最原始的土製地麵,甚至都沒有刻意再平整過,因為並沒有壓土機這類大型機械進入過,也沒有人力刻意壓整,地麵是碎粒狀類似於一個間隙一個小圓球的高低不平。
(ps:形容詞不太到位,但這種地麵是真實存在過的屋內居住環境,現在偏遠地區還是有這樣的地麵。)
講台是一張比較高的老式大班桌,幸得高若男不矮,站在上麵才不用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