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隻想能夠在有生之年做完這件事。”
寧其蘭平靜的說出了這句話,似乎想起了什麼,強調道,“快了,我快攢夠路費了……”
視頻,到此結束。
老婦人那張滿臉滄桑的臉,和平靜的表情以及哆嗦的嘴唇,定格在畫麵中。
她,在25年前,知道自己的兒子犧牲了,所有的精神支柱就全部崩塌了,拿著在90年代算是巨款的550元烈士撫恤金。
她,想去看看自己的兒子。
最後因為山高路遠,沒能成行,90年代的車馬費,比想象的要貴得多。
這25年中,寧其蘭不止一次向鄉裡請求過路費,每次都無果,至今仍然未攢夠錢。
她掙錢的速度,比不上物價的飛漲,也比不上經濟的飛速發展。
因為,她隻是一個普通的婦人,連普通話都那麼的不標準,連自己的想法都表達不夠明白的普通老年婦人。
她能依靠的,隻有每日撿破爛,在讓自己活下去的前提下,省下每一分錢,攢夠一個去烈士陵園的路費。
或許是一千公裡,或許是兩千公裡,但她連路在哪裡都不知道,她隻知道,錢夠了,可以坐火車,過去。
每個礦泉水瓶子,能換來1毛錢,因為所處的環境的先天製約,她的收入並不好。
偶爾,還需要鄰裡的接濟。
如果不是想要看一眼孩子的念頭強撐著,很難想象寧其蘭怎麼活過這25年?
或許,在采訪中,寧其蘭有說過自己的請求,或許沒說過,誰又知道呢?
…………
這一期八一特彆節目,在第一個采訪完成後,接下來將要進行的第二個采訪最終沒能進行下去,算是爛尾了。
因為,一些外在的因素乾預了進來。
高高在上的人,很少把目光放下去,因為屁股決定了目光的關注點。
但,25年的歲月,真的值得一點微小的關注了。
視頻層層傳遞,最終入了某領導的耳,他聽到秘書的彙報後,大發雷霆,“馬上,立即,責成這件事!25年!這些人都在吃屎嗎?
這個節目先停下,這一段放人民日報官博!馬上去辦!”
不知道節目組是從哪找到的寧其蘭,也不知道為什麼能找到寧其蘭,卻沒有幫她達成心願,反而讓領導大發雷霆。
隻知道,在領導大發雷霆之前,有人更早的知道了這件事。
或許可以稱之為始作俑者。
這個人,是陸安。
這也是陸安第一次如此的覺得良心不安,為了更多同樣的人,他選擇了讓寧其蘭曝光在鏡頭前。
所以,在采訪結束後,陸安幾人就趕到了當地。
河北的一個小鄉村裡。
陸安見到了寧其蘭,比起從彙報資料上看到的寧其蘭,現實中的寧其蘭要更加的滄桑。
在陸安遇到過那個老兵齊大爺之後,內心暗自下了些決定,比如跟白敬良說了抗戰老兵的問題,比如公益村。
再比如,悄然的尋找另外一群其實更加需要幫助的普通老百姓……軍屬。
寧其蘭這件事,是陸安再三猶豫後,做下的艱難決定,甚至包括八一特彆節目,都有陸安的影子在裡麵。
嗯,陸安的‘影子’。
========
兩更完畢,章節數emmmm~
破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