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克的底氣也就在這裡。。有了這些先進裝備,即便是南部非洲的部隊前往歐洲參戰,也不會成為一線消耗的炮灰,而是會待在安全的大後方,對前線提供支援。
或者是,乘坐著坦克或者裝甲車參與進攻,這會最大程度減少部隊的損失。
至於協約國部隊——
羅克才不會管他們死多少人,這種事還是死道友不死貧道吧。
不管是飛機還是坦克,都是尼亞薩蘭獨立進行的研究,和小斯基本上沒有關係,所以小斯的注意力還是集中在農場、種植園、工廠、漁業公司這些盈利項目上。
羅克的點卻不在這裡,隨著南部非洲的機械產品越來越多,南部非洲對於石油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這裡要強調的是,全世界絕大多數自然資源,在南部非洲的儲量都很豐富,唯獨石油,南部非洲的儲量並不多,僅有的幾個油田,開采難度也非常大,最起碼以目前的技術條件無法實現。現在全世界對石油的需求還不明顯,主要的產油國不是沙特也不是美國,而是名不見經傳的羅馬尼亞,以及俄羅斯帝國的巴庫油田。
羅馬尼亞境內,現在的煉油廠都屬於英、法傳統強國,南部非洲無法插手,俄羅斯帝國的巴庫油田更是鞭長莫及,但是在羅馬尼亞和巴庫油田之外,還有無數的油田可供羅克選擇,處於奧斯曼帝國控製下的阿拉伯半島自然成為羅克的首選。
雖然奧斯曼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加入的是同盟國,但是在已經爆發的數次俄土戰爭中,英國始終支持奧斯曼帝國對抗俄羅斯,所以英國和奧斯曼帝國的關係還算不錯,甚至英國強行占領埃及,都沒有引發英國和奧斯曼帝國之間的戰爭。
英國強行占領埃及的目的是為了蘇伊士運河這條航線對於英國來說非常重要,但是對於奧斯曼帝國來說可有可無,因為奧斯曼帝國在亞洲並沒有和英國同樣的利益。
這一時期的印度,對於英國來說真的是非常重要。
憑借英國和奧斯曼帝國的關係,羅克尋找石油的計劃就從阿拉伯半島開始。
最先涉足阿拉伯半島的,當然還是蘭德銀行和保護傘公司。
去年六月份,蘭德銀行在開羅開設了第一家分行到現在僅僅幾個月時間,蘭德銀行在埃及境內的分行已經達到六家,成為埃及境內實力最強的銀行。
比帝國銀行在埃及的分行數量更多。
其實以埃及的經濟規模,成立這麼多銀行根本沒有必要,除了開羅的分行之外,埃及境內的分行基本上都沒什麼業務,之所以如此大張旗鼓,就是名正言順將保護傘公司的雇傭兵派到阿拉伯半島去。
要不然僅僅六家分行,肯定用不完總人數已經超過一千五百人的雇傭兵。
之所以羅克能把這麼多人派到埃及去,主要還是阿德的功勞。
在阿德擔任南部非洲專員之前。。阿德曾經擔任過埃及行政長官,即便那已經是二十年前,阿德和現任埃及總督的關係也非常好,所以羅克利用阿德在埃及的影響力,很順利的就把保護傘公司的業務開拓到埃及。
羅克的最終目標是科威特。
此時的科威特,隻是一個隻有不到三千人居住的小海港,因為還沒有發現石油,所以科威特沒有獲得任何,在英聯邦內的存在感,比南部非洲更低。
沒錯,科威特此時也是英國的殖民地,屬於埃及總督的轄區,不過埃及總督顯然並不重視科威特,估計他都不知道科威特在哪裡,有多大。
所以西德尼·米爾納給羅克的回複就很隨意:“一萬鎊已經很多了,我去過科威特港,那裡除了沙子還是沙子,連魚肉吃起來都感覺有沙子的味道,真不明白你要買科威特乾什麼。”
羅克肯定不會說科威特的石油儲量占據全世界石油總儲量的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