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非洲的報紙,最近報道的焦點是剛果自由邦的叛亂,以及剛果自由邦白人在叛亂中的遭遇。
這些報道還是很有市場的,對比剛果自由邦境內白人的慘狀,再看看南部非洲白人的生活,幸福感馬上就油然而生。
剛果自由邦剛剛爆發叛亂的時候,就有編輯在報紙上大聲疾呼,聯邦政府應該出兵向剛果自由邦的叛軍發起進攻。
這種要求肯定不會得到回應,畢竟南部非洲聯邦政府根本沒有發動戰爭的權利,這個事不怎麼光彩,有損聯邦政府形象,所以也沒法回應。
不過民眾不會在意這一點,人們隻看到聯邦政府對於剛果自由邦正在發生的人道主義慘劇冷眼旁觀,有些人的態度很激烈。
“有點過分了啊,讓帕爾默收斂點——”羅克在見到歐文的時候,直接表達自己的不滿。
帕爾默是南部非洲版《泰晤士報》的專欄作家,自由黨成員,歐文的老朋友,帕爾默在《泰晤士報》的專欄就是應歐文的要求設立的。
從這些關係上,就能看出歐文要這個專欄的目的,和羅克相比,歐文和自由黨以及菲利普確實是更需要輿論陣地,羅克都不用問,帕爾默這段時間發表在《泰晤士報》上發表的那些個文章,肯定是歐文授意的,目的也不用問,看輿論風向就知道,阿德就處於輿論風暴中心。
從感情上講,不管是阿德當首相還是菲利普當首相,羅克都沒意見,反正不管是阿德還是菲利普上台,羅克的利益都能得到保證。
讓羅克不滿的是歐文的做法,利用報紙向競爭對手發動輿論攻擊很正常,但是不能超過底線,南部非洲根本沒有發動戰爭的權利,現在阿德卻成了背鍋對象,這就超出了羅克的底線。
現在羅克很能理解為什麼很多時候國家領導人好像對於社會基層的民間疾苦一無所知,這真不是何不食肉糜,而是國家領導人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宏觀領域,具體的事真的管不過來,真要事必躬親,那能把領導人活活累死。
具體到南部非洲,《泰晤士報》對阿德火力全開,羅克就不會去找帕爾默,而是去找歐文,歐文才是這事的始作俑者,帕爾默隻是個工具人。
“洛克,這是競選工作的一部分。”歐文現在根本停不下來。
這也是羅克反感南部非洲這種民主選舉的原因,明年的選舉,今年就開始折騰,南部非洲還是五年一次,這要是四年還不折騰死人,算下來幾乎是選舉剛剛結束,就要為下一次的選舉做準備,怎麼可能有精力去發展經濟民生。
“歐文,我知道競選對於你來說很重要,但是底線還是要有,現在這樣的輿論形勢,會逼著首相做出一些不理智的決定,到時候傷害的還是南部非洲。”羅克真的不想看到菲利普和阿德殺個你死我活,如果可以的話,羅克倒是挺希望菲利普和阿德直接掰手腕,誰贏了誰就當首相,另外一個去當議會議長,這樣多好。
“洛克,你小看了咱們首相,即便你說的那種事真的發生,這不就是我們想要的麼。”歐文現在是合格的政客,說實話,羅克不喜歡這樣的歐文。
“隨便你吧,西德尼也找我要了一個專欄,你最好小心點。”羅克雖然嘴上說著沒傾向,實際上還是有傾向性。
阿德宦海半生也不是混日子,身為首相,阿德身邊也是無數智囊,羅克這樣的都不算。
既然歐文都知道利用報紙對阿德發動輿論攻擊,阿德當然也不會忽視報紙的作用,這種事阿德也不會自己出麵,西德尼·米爾納出麵就很合適。
“喂喂喂,洛克,你可要搞清楚自己的立場。”歐文強調,一拃沒有四指近。
“你想讓我是什麼立場?南部非洲都知道我和亨利是首相一手提拔的,沒有首相的欽點,我和亨利就沒有機會到約翰內斯堡,就沒有現在的一切。”羅克也是很無奈,他和亨利身上都早早的打上阿德的烙印,所以羅克最多是兩不相幫。
即便這可能到最後兩邊都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