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性能也就不會差太多。
所以“維多利亞”的綜合性能,多半還不如南部非洲的“幽靈”。
這還得保證英國魚雷的性能足夠好。
萬一跟美國魚雷一樣,把日本商船打的跟刺蝟一樣,卻一枚都沒炸,那“維多利亞”的性能就算再先進也沒用。
唉,這麼看的話,美國炸彈不靠譜是有傳統的。
要不然那麼多誤擊友軍呢。
喬·約翰拿到圖紙的時候,距離“維多利亞”發生事故已經超過55小時。
現在最重要的不是把人弄出來,而是想辦法往潛艇內部輸送新鮮空氣,保證潛艇內的人先能活下來。
“抱歉約翰先生,我不能告訴你潛艇內部的氧氣能維持多久,我隻能告訴你,潛艇內部的人還活著。”費爾頓上校心力交瘁,他現在也很迷惑。
這也不行。
那也不行。
那把喬·約翰從倫敦那麼遠叫過來乾嗎?
喬·約翰就兩手一攤。
“有一個辦法,用大型切割機把艇身切開,這樣潛艇內部工作人員就能順利逃生。”喬·約翰選擇暴力切割,這是最簡單有效的方式。
費爾頓上校不說話,要是可以暴力切割的話,那還叫你來乾嗎?
皇家海軍的意思很明確,要把人弄出來,還不能對“維多利亞”造成太大破壞。
畢竟“維多利亞”是一艘剛剛造成的新式潛艇,第一次海試就遭到徹底破壞,那皇家海軍也沒辦法跟國會交代。
“所以,不是大型切割設備沒辦法使用,而是不能用。”喬·約翰隱隱有種感覺,可能會有更大的災難發生。
費爾頓上校低著頭,都不敢看喬·約翰的眼睛。
“這特麼都已經什麼時候了?還在擔心會不會對潛艇造成破壞,到底是人重要,還是沒有生命的裝備,以及皇家海軍的麵子更重要?”喬·約翰暴怒,皇家海軍表現出來的對生命的冷漠,令人心寒。
對皇家海軍的設計人員,皇家海軍都能這麼冷漠。
那麼對待自己的盟友呢?
這要是萬一世界大戰再次爆發,南部非洲海軍和皇家海軍並肩作戰,如果南部非洲海軍遇到困難,皇家海軍會全力以赴嗎?
用腳趾頭想都知道不可能。
“那裡麵是125個活生生的生命,是你們的戰友,甚至有你們的親人,你們難道就這樣眼睜睜的看著他們死於窒息?”喬·約翰再也無法忍受,這該是有多冷血,才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其實也不是皇家海軍冷血。
查爾斯·福布斯爵士因病退役後,坎寧安競爭失敗,最終擔任本土艦隊司令的還是羅傑·凱斯。
可是羅傑·凱斯到現在都還沒有到任,他之前在忙著競選國會議員,還有一些事務沒有來得及接手,保守黨內部也需要有人頂替羅傑·凱斯競選國會議員,這又是一筆糊塗賬。
所以當“維多利亞”撞上海床的時候,負責處理這件事的費爾頓上校居然不知道應該向誰彙報,司令部因為司令官沒有到任,也沒有人主動站出來承擔責任,所以才造成現在的困境。
“五個小時前我就提醒過你們,‘維多利亞’號內部的氧氣即將耗儘,現在五個小時過去了,情況還沒有絲毫改善,如果你們不想動用大型切割機,那麼哪怕是在‘維多利亞’艇身上鑽個孔,也能把新鮮空氣送到潛艇內部,從事故發生到現在已經超過55個小時,如果潛艇裡的人死了,你們都是凶手!”喬·約翰破口大罵,和南部非洲聯邦政府相比,英國政府以及皇家海軍,無力的讓人絕望。
對,就是很無力。
不管做什麼都很無力,有心殺賊無力回天的感覺。
哪怕是正確的建議,也會有人雞蛋裡麵挑骨頭,肆無忌憚拖後腿。
某些人隻善於找出問題,從來不提出問題的解決方案。
因為有些問題壓根就是無法解決的。
“約翰先生,在‘維多利亞’上鑽孔,同樣會破壞‘維多利亞’的結構。”費爾頓上校也很無奈,潛艇鑽了孔就報廢了,沒有人敢承擔這個責任。
不過如果因為逃生艙故障,導致潛艇內的工作人員全部死亡,這倒不是皇家海軍的責任,而是造船廠,以及潛艇設計人員,甚至是潛艇工作人員自身的責任。
畢竟“維多利亞”是第一次海試。
潛艇工作人員對於“維多利亞”的性能也不是很熟悉。
所以如果因為潛艇工作人員自己的操作失誤,造成逃生艙門被鎖死,那麼這就跟皇家海軍沒關係了。
時間在一點點的流逝。
60個小時過去了,逃生艙門依然無法打開。
第65個小時,和潛艇內部的通訊中斷,喬·約翰硬闖皇家海軍本土艦隊司令部,要求馬上使用大型切割機將“維多利亞”號切開。
第70個小時,在英國政府的乾涉下,皇家海軍終於將“維多利亞”切開。
艙門打開的時候,場麵慘不忍睹,125名工作人員因窒息全部死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