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高樂不知道的是,南部非洲對於重武器的標準跟法國並不一樣。
在法國,重機槍和火炮都算是重武器。
在南部非洲,除了坦克和直升飛機之外,隻有口徑在120毫米以上的重型火炮才算是重武器,重機槍和迫擊炮,以及口徑在120毫米以下的火炮都不算重武器。
所以當戴高樂看到聯盟部隊裡種類繁多的“重型武器”時就驚訝極了。
南部非洲聯盟部隊的裝備,在戴高樂看起來堪稱奢侈。
和南部非洲國防軍一樣,聯盟部隊的輕機槍和榴彈發射器也是配屬到班一級,安裝三角架的重機槍和小口徑迫擊炮配屬到連一級,營級部隊配備有專業的火力支援連,師部直屬的重炮團配備24門120毫米口徑火炮和12門155毫米重炮,再加上20毫米高平兩用機槍,這樣的火力配置堪稱凶殘。
所以當看到155毫米重炮的時候,戴高樂的眼神是迷茫的。
南部非洲聯盟部隊,火力都凶殘到這種程度。
那麼巴頓口中,擁有更多重武器的南部非洲國防軍,該有多奢侈?
“聯盟部隊士兵的文化水平不高,不過好在作戰勇敢,服從性高,執行簡單的作戰任務還是可以勝任的。”巴頓把戴高樂的迷茫,錯認為戴高樂對聯盟部隊戰鬥力的不信任。
法國也有全部由非洲裔組成的部隊。
所以戴高樂對於殖民地仆從軍不陌生。
南部非洲聯盟部隊在戴高樂看來,就是南部非洲的殖民地仆從軍。
不過眼前的殖民地仆從軍,和戴高樂印象中的殖民地仆從軍截然不同。
眼前的殖民地仆從軍,服裝整齊、訓練有素、精神飽滿、身體強壯。
巴頓和戴高樂麵前,上千名聯盟部隊士兵正在接受訓練。
訓練場周圍有非洲裔士兵正在執勤,戴高樂仔細觀察,一名執勤的非洲裔士兵,整整十分鐘,立正的姿勢沒有任何變化。
僅此一點,法國的殖民地仆從軍,就沒有幾個人能做到。
戴高樂和巴頓旁邊不遠處,一支聯盟部隊正在接受武器維護訓練,佩戴中尉軍銜的連長手持一支尼亞薩蘭步槍正在講解:“——武器就是你們的生命,你們要想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自己的武器,每天訓練之後,都要主動對武器進行保養,你們要時刻牢記這一點。”
武器保養!
在法軍內部,彆說殖民地仆從軍,很多法國正規軍士兵,都沒有保養武器的習慣。
旁邊還有一支聯盟部隊正在接受隊形訓練。
千萬彆小看隊形訓練。
另一個時空拍《大決戰》的時候,曾經調動數支真正的部隊參與,其中的行軍過程,有老兵看了之後連連感歎:我們當初要是有這種訓練水平,抗戰也不至於打那麼長時間——
聯盟部隊訓練的不僅僅是行軍隊形,還包括作戰時的衝鋒陣型。
南部非洲作戰使用的是散兵線,士兵之間距離拉的很開,標準是一枚手榴彈不能炸倒兩個人。
南部非洲的步兵班一般由12人組成,除機槍手副射手和精確射手之外,分成三個戰鬥小組,分彆由班長、副班長和另一名上士,或者是軍士長帶領,每個戰鬥小組組成一個三角陣型,三個組又組成一個三角陣型。
部分精確射手比較多的部隊不受限製。
羅德西亞北部師曾經有一個連隊,120多人全部都是精確射手。
連夥夫和軍醫都是。
訓練場更遠處,一支聯盟部隊的士兵正在接受心理素質訓練。
這個訓練的內容同樣重要,士兵在鐵絲網下匍匐前進的時候,鐵絲網上方的重機槍正在掃射,如果有人承受不住巨大壓力起身逃跑,因此造成的傷亡全部由個人負責。
負責訓練的教官們都是有著豐富實戰經驗的老兵,他們為了更真實的模擬戰場情況,甚至會把還滴著血的動物內臟扔到鐵絲網上。
有時候教官甚至會把坦克開過來,讓士兵躺下,駕駛坦克從士兵身上開過去。
當兩條履帶從身體兩側碾過去的時候,身體下的地麵都在顫抖,這一關隻要能挺過去,上了戰場就會無所畏懼。
“你們是怎麼保證士兵們的旺盛鬥誌的?”戴高樂的疑問越來越多。
訓練好辦。
武器裝備也好辦。
士氣是個大問題。
“什麼?”巴頓一頭霧水,部隊的鬥誌,在南部非洲從來不是問題。
南部非洲人從不缺乏戰鬥意誌,他們自幼接受的就是愛國主義教育,隻要國家需要,大多數南部非洲人都可以走上戰場。
南部非洲聯盟國家同樣不缺乏戰鬥意誌,那些非洲裔士兵很清楚,如果他們敢在衝鋒的時候逃跑,執法隊可不會手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