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南部非洲的補給物資,源源不斷抵達亞曆山大港的時候,韋唯爾和坎寧安正在商量如何向意屬北非發起攻擊。
南部非洲第二集團軍都已經快占領整個意屬東非了,尼羅河集團軍也不能毫無動作。
在得到印度軍隊的增援之後,尼羅河集團軍的實力有所加強,兵力從最開始的5萬人,增加到現在的8萬人。
增加的這三萬人,分屬五個步兵師。
沒看錯,就是五個。
這讓韋唯爾實在是無法接受。
同樣都是步兵師,英國一個步兵師是18000人。
南部非洲一個步兵師16000人。
印度隻有6000?
這尼瑪哪是一個師,一個旅還差不多。
“不要用常理來衡量印度,你知道的,印度有很多渴望在戰場上證明自己的年輕人,所以印度軍官的數量有點多也很正常,畢竟印度可有著四億人口。”坎寧安見慣不怪,他說的年輕人是高種姓王公貴族,至於低種姓,抱歉,低種姓在印度不算人。
高種姓的王公貴族子弟希望在戰場上建功立業,那麼就需要有足夠多的部隊可以安插,所以一個師隻有6000人就可以理解了。
至於部隊戰鬥力——
讓印度人去攻擊意大利人的堅固堡壘估計不行。
那麼打打順風仗總可以的吧。
韋唯爾暗暗祈禱。
“我還是建議,在南部非洲第三集團軍到位之後,再向意大利人發起攻擊,不過這隻是我的建議而已,決定權在你手中。”坎寧安不越權,皇家海軍理論上沒有指揮英國陸軍的權力。
“我知道,不過坎寧安將軍,我們沒有時間可以浪費,意大利人正在等待德國援軍,我們不能給意大利人和德國人彙合的機會。”韋唯爾也是迫不得已,意大利在北非有近30萬人,雖然兵力比韋唯爾率領的尼羅河集團軍多很多,韋唯爾並非沒有獲勝的機會。
盟軍早已破譯德軍的軍用密碼,對於德軍部隊的動向很清楚。
最新情報,德國即將派出部隊援助意屬北非殖民地,指揮官是在“鐮刀行動”中表現出色的隆美爾。
現在隆美爾還不是那個名震世界的“沙漠之狐”,隻是德軍中的一名後起之秀,名氣甚至還不如古德裡安。
如果韋唯爾知道隆美爾的能力,那麼韋唯爾或許會謹慎一些。
“德國人休想渡過地中海!”坎寧安對地中海艦隊有信心。
當然這信心也不怎麼足。
意屬北非殖民地擁有漫長的海岸線,地中海艦隊的母港亞曆山大港,距離的黎波裡超過1500公裡,意大利本土距離的黎波裡隻有450公裡。
關鍵是三者並不在同一個方向,地中海艦隊要想切斷意大利本土和意屬北非的聯係,除非將母港從亞曆山大換成馬耳他才有可能。
也僅僅隻是有可能而已。
考慮到意大利潛艇的威脅,地中海艦隊儘量避免夜間出擊,而一個晚上足夠意大利的運輸船從本土抵達的黎波裡。
這時候位於意大利本土和的黎波裡之間的馬耳他,的地理位置就非常重要。
馬耳他是一個位於地中海中心的小島,有“地中海心臟”和“歐洲的鄉村”之稱。
1815年的《巴黎條約》簽訂後,馬耳他成為英國殖民地,是英國控製地中海的關鍵戰略節點。
因為馬耳他距離意大利本土太近,很容易遭到意大利海軍的攻擊,所以英國在馬耳他並沒有多少駐軍。
神奇的是,馬耳他地位雖然如此重要,歐戰爆發後,意大利卻沒有向馬耳他發動攻擊,這簡直不可思議。
這還得感謝小胡子的約束。
德國人不想看到意大利獨霸地中海,所以小胡子堅決反對意大利向馬耳他發動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