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秀聽到現在了,第一次開始懷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
“傻子,傻子太子?”
他不可置信地重複了一遍,聯係著上下文艱難地組織起前後的邏輯。
“那個晉武帝司馬炎,立了個傻子當太子。為了穩住這個傻子的位置,不惜給他千挑萬選得力屬下保駕護航,最後還成功讓他登基稱帝了??”
就算諡號隻是惠帝,很明顯肉眼可見的平庸。依舊不妨礙劉秀因為這個操作心裡成功破防了:
“不是,你是有什麼毛病嗎!”
他們大漢好好的江山,本來被曹魏搞到手了已經夠讓劉秀鬱悶了,知道篡位的曹魏最後也沒有一統天下,自己反而也被篡位這一點,甚至也不能讓他高興起來。
拜托,自己沒能打過的對手,結果甚至不是同時代最後的贏家。這樣真的隻會讓他們後漢顯得更遜!
最後後世人甚至告訴他,他好好的江山最後確實好不容易統一起來了。
——然後被交給了一個傻子。
劉秀感覺自己因為這個事實,呼吸都有些艱難,簡直快要窒息。
不願意好好在乎,好好嗬護的江山請給有需要的人!!
—
孫權徹底麻了:“哈,五個月。”
“五個月!”
他繼續強調了一句,滿腦子都被這個簡短倉促的數字占據了全部的思維,恍恍惚惚地想著前麵蜀漢滅亡的時間。
有五個月嗎?從東吳接到蜀漢的求援到蜀漢最終投降是一個多月,那麼整場戰爭總得維持了多久時間?
最起碼比五個月來得短一點吧!
就算比亡國速度誰更慢這種事情簡直沒什麼意義,但是勉強讓他心裡多出一點安慰吧!
【這裡吐槽一句,雖然東吳君臣對立矛盾很深最終導致亡國這條線整體沒什麼毛病,並且東吳百姓因為孫皓的原因,對孫家皇帝也沒太多的留戀。
但是這倒不能完全用來說明孫權所建立起的東吳政權在三國中最為失敗,連滅亡都沒什麼人會為之哀悼的雲雲。
因為東吳事實上的滅亡是一個較為漫長和緩慢的過程,很多對東吳感情很深的人,老早就為了拯救吳國而進行了一係列努力。
再加上東吳比較出名的人士基本上早逝,剩下的對孫家比較忠心耿耿的存在,大眾知名度實在太低。
所以才沒有蜀漢滅亡時候,很多大家熟知的,比如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這種大眾知名存在的後代為之戰死的那種直觀感受。】
劉備的心跟著那一個個熟悉的名字而時不時抽痛著。
這些人的子嗣,有些他現在或許還未曾看見,也不清楚自己未來是否有看護照顧一二。
然而光是看見他們父輩的名字,想到他們也許將要麵對的下場,難言的苦痛已經自心底生出。
再想到作為對比,劉禪的苟且隻為偷生,
這份掙紮就更加銳化,
在劉備的心中針紮似的疼痛。
劉備:……想打兒子,
真的想打。
【可是實際上,早在孫亮時期,因為宗親代表孫峻死後,竟然讓他的從弟孫綝接替他的位置,接著把控吳國的大權。
為了保護孫亮作為幼主的地位,就有呂範之子呂據密謀廢除孫綝,打算來上一出正兒八經的“清君側”。
結果因為消息泄露,遭到了孫綝的重兵進攻。手底下人勸他保全自己,不如跑到曹魏去過日子,他卻留下了一句“我恥為叛臣”後,果斷選擇自殺。】
“呂範,呂據……”
喃喃跟著天幕念著兩人的名字,甚至都顧不上改成表字,孫權的眼神有些恍惚,往昔故事瞬間又回到眼前,稍微染濕了吳主的眼眶。
“我還記得子衡當年,在我當陽羨長的時候,我去找他辦事,結果他一臉嚴肅地就用所有事情都要先稟報兄長這句話把我逼回去了。”
“我當時還看他不順眼,”他實在忍不住繼續下去,口中的話講著講著,都逐漸變成了絮叨:“覺得更喜歡周穀一點。畢竟還是他用著順手,願意幫我把表麵上的賬給做平了。”
周瑜很安靜地聽著,他知道此時的孫權不需要他的回應,隻是短時間之內接受了太多的事,亟需一個發泄的出口,將心中的思緒悉數吐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