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崩地裂。
巨大的震撼幾乎要把每一個聽聞見這樣言論的,道德在水平線上的聽眾給從中撕裂。恍惚間,
不少人甚至開始懷疑起了自己耳朵的靈敏性能是否健在。
這樣的舉措驚世駭俗嗎?
恐怕是的。
哪怕這樣的舉措稱不上絕無僅有,
甚至不能排進什麼駭人聽聞排行榜前列當中。如若再轉換一下性彆,不是邑薑死了老公之後嫁給了小叔子,而是當丈夫的死了老婆娶了小姨子的話,則更是有點屢見不鮮的意思在。
但是這樣的倫理問題被安放在西周這幾位傳統敘事中無可挑剔的刻板模樣的“明君”身上,卻始終讓人如鯁在喉,足夠讓道學家們抱頭蹲下,幾l欲發狂。
——李贄反倒又歎又笑,臉上的表情反複交換了好幾l遭,複雜到似悲非喜、啼笑皆非都很難形容他眼下的神情。
這個被天下世人無數次批評或是褒美,諷刺或是感歎,評判總離不開逃不脫狂悖二字的叛逆者,此刻卻被後世人頗有幾l分共通之處的反骨,激起了心中的思緒。
他敢在無數人鄙夷始皇帝為暴君亡秦的時候,高呼其為千古一帝,也敢在無數人指責則天皇帝牝雞司晨的時候,誇讚其“政由己出,明察善斷”。
而現在?
反道學家的先鋒輕敲著桌麵,輕歎著搖頭晃腦:
“所謂於世推移,其道必爾。春秋替三代,戰國代春秋都不過時勢所向,曆史必由。”
後世人的思想此刻和他方才醞釀出朦朧雛形的念頭摩擦出絢爛的火花,照亮一片原先有些暗淡的天空。
“何苦效法聖人?聖人又為何成聖?”
他用疑問的語氣開口,將自己此前“聖人不聖”的觀點再重複了一遍。這個將道德楷模身上的神聖外衣悉數撕下,敢於嘲弄孔孟聖賢地位的反叛者伸手,為自己淺斟了一杯。
“一切都是在發展著的。”
“又何必將聖人塑造成一種模板樣的教條。”
——說的不好聽一點,春秋戰國那會這種事情都算不得有多麼稀奇呢。也就那群宋儒理學家道學家特彆愛唧唧歪歪嘴這點東西,這下自己信奉的偶像金身被破了感想如何啊!
囂張.jpg
【當然,這些說法我們都沒辦法蓋棺定論。商周時代離我們實在太過遙遠,而文字的記載被重重時代進行掩埋修改。現代學者們的莫衷一是,有的時候到底不過是一種蒼白的無奈。
我們這裡隻分享一種說法,供大家進行自己的思考。包括伯邑考整個人的生平。】
——那你是非得分享這個最讓人扭曲的版本不成嗎?!
三觀都被撕裂的道學家們陰暗扭曲爬行,恨不得後世人就站在他們身前,他們好衝上去和對方線下單人1V1。
你收獲了一時的樂子,他們被毀滅的是永久的三觀啊!哪怕這麼久的天幕聽下來,這三觀已經搖搖欲墜很久了,也不妨礙他們想對著後世人繼
續破口大罵一句無恥。
玩他們心態難道真的很高興嗎?!
後世人:謝邀,那可太有意思了。
【在《封神演義》及其相關的一係列改編中當中,這位文王長子的結局相信是不少讀者或者觀眾的童年陰影——最起碼是我的。
他被下令做成肉丸端到了自己親生父親的麵前。上菜的人說這是兔肉,想看文王能不能發覺其實是自己的兒L子。文王其實知道事情的真相,卻為了大局忍辱負重吃下了自己的兒L子。
知道了消息的紂王非常高興,覺得所謂“聖人”
L
——
——
……
“?[]?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三人組當場出道的太宗皇帝捂住了額頭。
這個離譜的地獄笑話,就跟他當初好不容易在後世人一邊狂笑,一邊放飛自我的敘述中,弄清楚了所謂男團出道是什麼意思時候的感受,真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啊——!
—
許仲琳:?不是,這個情節真的很陰間嗎?
家有點懵逼地撓了撓自己的腦袋,回想了一下自己之前從天幕那拜讀過的後代,那個叫做蒲鬆齡的文人寫就的《聊齋誌異》,思來想去,還是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