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怫不是很清楚京中的物價,遲疑了片刻,取了一顆金錁子出來,正是蘇太姑奶奶給的香囊中的一顆,比尋常金錁子重,將將有**錢,金銀一比十兌換,隻這一顆金錁子,差不多就值**兩銀子。若還在嶺南,這些錢足夠攢上十幾盒點心還有得餘,但書上說京中繁華遠勝他地,物價也成倍上翻,卻不知能攢幾盒點心。
“叫靜女來,問問她。”
靜女也不清楚京中的物價,她自幼被賣入伯府,早不記得家人了,外頭無親無故的,又一直在何嬤嬤的手下,每日要學的東西極多,幾乎就沒出過伯府的大門。不過她有門路,管著伯府內院西角門鑰匙的盧婆子,是她認的乾娘,這西角門就是外院往內院運送每日裡采買的新鮮瓜果蔬菜必經之地,要打聽外頭的物價,再是容易不過的。
過不多久,她就打聽了回來,仔細回稟道:“京中的點心彙集了大江南北的手藝,尋常的價錢都差不多,隻需一百七八十錢,就能攢足八樣做一盒,隻是這種味道賣相皆尋常,隻能自家裡吃用。再往上一等,是賣相好吃相卻尋常的,通常用來作禮,以南方點心為佳,什麼新奇好看的花樣兒都有,這價錢就得往上翻一翻。再往上一等的,就是好看又好吃的,在京中也隻幾家叫得出名的鋪子能買著,常常供不應求,不是早早就預訂著,極難買到,價錢也貴,竟是要二兩銀子才能攢上一盒。”
裘怫輕歎,果然是京都物貴,按這樣算來,那上等的點心盒子,她手中這顆金錁子竟才隻能買上四盒。原還以為蘇太姑奶奶出手大方,見麵禮給得實惠,現在看來,竟也不算什麼,倒是她自己高看了自己一眼,真當蘇太姑奶奶是對她和裘怡有關照之意呢,如今看來,其實與施舍也差不多了。
不過即使是施舍,也是幫了她的忙,不然,光靠她攢下的那點打賞錢,還真是要肉痛了。將金錁子交給葛覃,讓她拿去找小允兒,錢自然是有得多餘,裘怫還要讓小允兒再給她帶一刀紙,這是給裘怡準備的,那姑娘要學丹青,上等的畫紙她舍不得買,練習用的畫紙,買上一刀該夠用了。總不能給長姐送了禮,不給妹妹也準備,不然,回頭就得有人說她隻知道巴結裘慎。
裘怫當然不在乎彆人說她什麼,但三人成虎,她不在乎,不代表嫡母不在乎,萬一壞了嫡母對她的印象,把她當成趨利小人,她再想像現在這樣,在嫡母嫡姐的照拂下,過著平淡而簡單的日子,就幾乎不可能了。一個不受嫡母待見的庶女,日子會怎麼艱難,裘怫一點兒也不想去體驗,說她沒骨氣也好,說她太小心也罷,總之,做事周全一點不是壞事,至於銀錢,沒必要死摳著,書上說散儘千金還複來,這是一種豁達自在,總歸,有嫡母在,餓不死她。
小允兒腿腳利索,從葛覃那裡拿了金錁子,往懷裡一揣,就直奔著街上去了,一路問東問西,眼瞅著快要走到京中頗有名氣一間點心鋪子,結果撞著人了,不對,是讓人給撞了。
小允兒當場就被撞翻,在地上滾了兩圈才停住,氣得差點要破口大罵,但眼角餘光卻見了撞他的人穿著的鞋,皂底青緞麵,繡著步步高升的祥雲紋,當然,這不是重點,重點是,那祥雲紋是用金線繡的,純金要壓成線,本就不容易,再要用這金線繡成紋,更是難。
富且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