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問話(1 / 2)

重生之庶女悠然 瑞者 3873 字 11個月前

至於李嬤嬤,因裘怫不曾報她的課,倒是沒有特彆關注,隻聽靜女提了一句,道是李嬤嬤是伯府的帳房之女,自小就對數算極有天分,她爹一邊撥算盤珠子,一邊報帳,算得竟還不如她心算快,可謂天賦過人。長大之後嫁了人,因與夫婿性格不合,和離大歸,不肯在家中吃白食,就自薦入了伯府當數算教習。此時裘怫見她,容貌平平,卻是目光灼灼,竟是一副極精明嚴肅的模樣,任是誰見了她,腦中便隻有“不好惹”三個字。

一時間裘怫不免替裘慎擔心起來,長姐可是報了數算課的,偷偷向裘慎望去,卻見長姐一臉的平靜,斂首垂眉,表現出對教習們極為尊敬的模樣,不見絲毫忐忑。裘怫被長姐所感染,心裡也一下子平靜下來。教習嚴厲不嚴厲又如何,她隻認真的學,做好功課,不犯教習定下的規矩,老實本分,不出頭不挑事,那就萬萬無事,萬一事兒找上她,那不還有長姐頂在前頭。

當然,如果有人找事兒找到長姐的頭上,那她這個當妹妹的,便要像方才一樣,頂著一張木訥認死理的臉,與人“引經據典”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正好印證了裘怫先前的“引經據典”,進來的這四位嬤嬤,所教習的內容都與女紅相關,數算雖然不在女紅之內,但也是一門技藝,丹青雖列於琴棋書畫詩香茶之中,然而卻又是刺繡的基礎,與女紅也脫不了關係。至於其他的教習嬤嬤們,今日卻未至,那是因為她們的課並不是每日都有,都是或隔一日,或隔三五日才有一課,故而沒課之日,她們並不過來容溪堂。

特彆一說的是前頭提過的棲雲娘子,因私事要離京一年,因此琴課和禮儀課都暫停了,蘇太姑奶奶也沒有尋人來代替,竟就那麼空了下來。

四位教習在堂中坐定,女孩兒們便以蘇元芳為首,齊齊站成了四排,一起向教習行禮。

寧嬤嬤的目光在女孩兒們的身上一一掃過,微一點頭,道:“誰是裘慎、裘怫?”

裘慎和裘怫都沒有想到寧嬤嬤第一句話就是指了她們的名姓,連忙各自上前一步,站出來。

寧嬤嬤仔細看了倆姐妹一眼,道:“你們新來,既報了老身的課,可知老身的規矩,無丹青基礎者,老身概不理會;不分紅綠之色者,老身不授技藝。”

規矩自然是早就打聽清楚的,裘慎忙道:“小女自啟蒙後,便隨母親學過兩年丹青,雖不敢說儘會了,但畫花樣子已是無礙。”

“小女亦學了兩年丹青。”

裘怫也跟著說了一句,卻沒有道詳細,她的丹青,是父親抓著她的手,一筆一筆教的,還沒學會認字,倒是先學會了描畫兒。隻是怕裘慎聽了心裡不舒服,所以她隱掉去了父親所授的字眼,順帶著,把學畫的年份也縮短了一半,總不能讓人知道,自她兩歲起,父親就開始給她啟蒙,認字,畫畫,誦詩,包括講解經史子集。

在發現了愛女天賦稟異,有過目不忘、過耳不忘的能力,而且模仿能力極強,裘一鳴就發了瘋的往裘怫的腦子裡裝東西,以填鴨的方式,也不管裘怫能理解多少,隻要聽著女兒能將他念過的詩書經集一字不漏的複述出來,將他寫過、畫過的東西,照原樣臨摹出來,裘一鳴就欣喜若狂,恨不得把裘怫給捧上天去。

好在裘一鳴還知道不能讓彆人知道裘怫的天賦有多驚人,男孩兒聰慧超出常人,那是神童,女孩兒聰明得過分,那就是妖孽,不是會早夭,就是成為禍水,所以裘一鳴把這事瞞得死死的,連蘇氏都沒告訴,也隻有裘怫的生母李氏才知道一點。

裘慎也就罷了,已經九歲的年紀,學過兩年丹青雖是早了些,但也不是沒有,有些注重培養子女的人家,往往在孩子啟蒙兩年後,就開始教授丹青基礎,但裘怫卻讓寧嬤嬤都有些驚訝,這孩子才六歲,竟然也學了兩年丹青,這可有些太早了,要知道很多孩子五六歲的時候,才剛開始啟蒙。

寧嬤嬤不覺得有女孩兒敢在她麵前說假話,但審視的目光還是在裘怫的身上來回掃了好幾眼,裘怫悄悄的往裘慎身後挪了挪,注意到她這個動作,寧嬤嬤的眉心微微一皺,很快又鬆開。

“既然都有基礎,你二人暫且在繡房聽課,待老身看過你們的功底,再安排課業。”

裘慎和裘怫忙應了,又退回一邊。寧嬤嬤便把話語權交到了葉嬤嬤的手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