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不可儘信(1 / 2)

重生之庶女悠然 瑞者 3411 字 11個月前

恭喜見她小小年紀,說話條理分明,交待得又十分清楚,便往窗外打了個眼色,自有護衛去打探,便又問道:“你與母姐失散,竟是不怕麼?”

“梨山受佛光沐浴之地,山中猛獸早被驅趕,小女自然不怕。”這也是實話,要不然,裘怫哪敢在坡上老實等著,真不怕被狼叼走啊。

“你倒曉得清楚,誰告訴你山中沒有猛獸?”至真娘子瞧著有趣,也開了口。恭喜這時便退到了一邊,不再頭號話。

裘怫理所當然的答道:“《善行本》中有寫啊,太祖皇後憐惜世間苦貧,命人驅儘梨山猛獸,植萬株梨樹,建流香庵,收容孤寡幼弱之女。”

《善行本》記載的一些貴人善行,其中又以太祖皇後的事跡最多,原就是太祖皇帝在太祖皇後過世之後,特地命人編撰刊行,後來就成了閨中必學的課業之一。

至真娘子聽她說的與《善行本》中記載一字不錯,不由笑道:“你多大了,念了幾本書,難為竟記得這樣清楚。”

“小女今年六歲,已識了三百千,又讀過閨中二訓。”裘怫想了想,又補充道,“小女再過一個月便七歲了。”

這回卻是她謙虛了,她讀過的書,遠不止於此,隻是照實說,未免驚世駭俗,即使如此,尋常的女孩兒,在這個年紀,也未必能讀得全她方才說的書,有些人家是根本就不教女孩兒識字,有些則是六七歲上才開始啟蒙,像忠毅伯府這樣的,三歲就給家中兒孫啟蒙,還特地給女孩兒建了閨學的人家,其實是極少數,大抵隻有文風鼎盛、又富貴繁華之所,這樣的人家才多些。而像裘怫這種天生早慧,周歲開始就被裘一鳴親自開蒙教導,又有過目不忘之才的,那真可以說是極其罕見,恐怕百年以來也隻她這一例了。

所以裘怫自覺是謙虛了,但聽在至真娘子和恭喜的耳中,這卻不是謙虛,而是十足的誇耀。

“你年紀小小,口氣倒大,竟不知謙卑為美,自傲令人厭的道理麼?”

至真娘子倒也不生氣,她久不見外人,倒是覺這小女孩兒有些意思,心想這女孩兒若是有人刻意送到她麵前來博取她的歡心,怎的也不教教好,豈不知她往年裡最討厭的便是過於驕傲的女孩兒,也隻這些年修身養性,這才漸漸改了脾氣,若在五年前,裘怫敢這般誇耀自己,早讓她扔出觀外去了。

裘怫不知至真娘子心中所想,隻聽至真娘子竟說她不知謙卑,頓時委屈死了,絞了絞手指,道:“娘子乃是真人,真人麵前,小女豈敢妄言,若娘子不信,小女可將三百千、閨中二訓都背來,若錯一字,小女認罰。”

真人,是指修行有成的道人,她明麵上是在為自己爭辯,其實是捧了至真娘子一把,反正好話人人愛聽不是。

至真娘子何許人也,哪裡聽不出她賣弄言語裡這小小的機關,頓時笑了,道:“瞧你一臉木訥,卻是個狡猾的女娃娃,也罷,你既敢誇口,便有底氣,那就一篇篇背來,若錯一字,我教人將你扔在後山中過夜。”

裘怫:“……”

什麼叫聰明反被聰明誤,看,這就是,還是個修行之人呢,難道不應該順著話頭誇她兩句,哪怕不誇,也就估且聽聽就算了,怎麼偏要為難一個小姑娘,也就是她確實有底氣,換個真的是要強愛顯擺的小姑娘來,不得被為難得哭鼻子啊。

以後再也不信修行之人寬容溫和與世無爭之類的鬼話了,她心中忿忿的,覺得自己是被那些道藏佛經給誤導了,書中之言不可儘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