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看看鄭秀那張漂亮得不行卻因抹了膏藥而顯出幾分滑稽的臉,滿目慈愛道:“哄便哄罷,我這老太婆啊,到如今也隻阿秀肯花心思哄了。”
皇帝:“……”
難道母後是怪他不肯哄人,也不想想他都多大年紀了,難道還能學這臭小子油嘴滑舌嗎,他是皇帝,他也要臉的。
鄭秀一瞅皇帝的臉色不對勁,立刻跳了起來,道:“姑祖母,你的小廚房借我使使。”說完就竄了出去。
太後被他火燒屁股的模樣逗得直笑,趕緊叫了人跟上去,道:“看著點,可彆教他把廚房給燒了。”
皇帝嘴角直抽,道:“母後,你還真讓他去煮粥?燒了廚房便罷,隻他煮的粥,能入口麼?”
他這外甥,打小金尊玉貴的長大,什麼時候還會下廚了。
太後瞅了皇帝一眼,道:“皇帝不喝,都留給哀家便是。”
嘴倒是硬,隻怕到時候皇帝頭一個搶著喝吧。
皇帝訕訕,不吭聲了,隻眼睛時不時往廚房的方向瞄,暗搓搓示意隨身太監準備好水龍,萬一廚房真燒起來了,能及時搶救。一時又忍不住想著那粥怎麼還沒有煮好,阿秀的孝心呢,哪怕是煮糊了,他也得喝,幾個兒子都沒這孩子有孝心,果然不枉他素日裡那麼疼這孩子。
看著皇帝坐立不安的心急樣子,太後抿了嘴偷笑,她這個兒子,嘴硬的毛病從小到大就沒改過,想必等老了以後,也還是這脾氣。
“阿秀大了,不好再這樣遊手好閒下去,皇帝你可有什麼打算?”
太後一句話,把皇帝的心思給拉了回來。
“兒子心裡已有了些打算,等明年花朝節後,再作定論。”
皇帝這句話聽得太後心中一動,為什麼要花朝節後?莫非是……
“阿秀的親事,你心中也有打算了?”
皇帝摸摸鼻子,點頭道:“先給這小子定下親事,不然朕可不敢給他派差。”
鄭秀一向想繼承父誌,到邊關去曆練,將來要走領軍作戰的路子,為皇朝守護國門。可先建平侯英雄一世,還是落個馬革裹屍還的下場,皇帝私心裡是不願鄭秀去邊關,更想把他留在京中,兩京大營、城門衛、五城兵馬司、羽林軍、九門都衛包括其他天子親衛軍都可以任他挑,隻是皇帝太了解鄭秀的性子,這孩子年紀越長,往外飛的心就越強烈,他是越來越壓不住了,上回要不是皇帝當機立斷派出了昝大總管,恐怕這小子就賴在雁門關不回來了。
常言道,溫柔鄉,英雄塚,給這小子成個家,有了牽掛,大概就能牽住他想往外飛的心。對於鄭秀,皇帝從來就沒有望子成龍的心態,他隻希望這孩子,尊榮一世,平安一生,多生幾個孩子,將來兒孫滿堂,如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