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爾哈作為皇貴妃自然得守在淑妃的產房外麵。等了一下午眼瞧著太陽已經落山了,產房裡總算是傳了來一聲嬰啼聲。
鬆了一口氣,起身問道:“淑妃和孩子可還健康?”
過來一會兒產房裡的接生嬤嬤才出來了,對著宜爾哈行禮後說道:“淑妃娘娘脫力生產完後已經昏睡過去了,淑妃娘娘生了一個小阿哥,隻是小阿哥看著身子有些弱小,奴才們不敢抱出來,還請皇貴妃娘娘移步?”
宜爾哈心裡一沉,這可是五月呀,雖然沒有六七八月份那麼熱,可如今氣溫已經升上來了。這樣暖暖的天氣,接生嬤嬤竟然不敢將孩子抱出來怕孩子著涼。那麼這孩子的體質……
雖然曆史上淑妃的第三個兒子是夭折了的,不過人家好歹養到了十一歲呀!而且這輩子淑妃懷這胎一來,除了年前摔倒過一次外,就沒有出什麼岔子了,難道難產真的就那麼厲害?
“讓太醫進去給小阿哥把脈,等著太醫有了診斷後,再讓人去通知皇上和皇太後。”宜爾哈吩咐道。
隨後才跟著接生嬤嬤進了產房,一股撲麵而來的血腥熱氣讓宜爾哈有些不舒服,於是就站在門口,就著接生嬤嬤的手看了一眼淑妃剛剛生出來的小阿哥。
個頭看著到並不瘦小,隻是恐怕因為淑妃難產小臉倒是被癟得有些發紫,難怪接生嬤嬤不敢將小阿哥抱出來,到時候一個不小心就是她們的錯了。
不過太醫的診斷倒還好,仔細的精養著,能養大的。
宜爾哈吩咐人通知康熙後,就回翊坤宮了,今天她著實有些累了。先是在產房外麵一呆就是好幾個時辰,雖然是坐著得可累的慌。後來又被產房裡的血腥熱氣一擠,沒有當場暈倒已經算是很給淑妃麵子了。
又得了一個兒子,康熙的心情不錯。雖然在得知這個兒子可能身子不好,得精養後,也沒影響康熙的心情。蓋因康熙這兩年可謂春風得意,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是最基本的,派施琅去平定台灣取得成功,完成疆土的統一,北邊又將沙俄按在地上揍了一頓讓沙俄不敢輕易動彈,文治武功都取得耀眼的成績。
國庫日漸豐盈,天下太平,政治清明,他本來就是個寬仁的性子,免了許多地方的賦稅,讚揚者如雨後春筍一般嗖嗖往外冒,康熙有些好名,總想要個好名聲,見此情景,哪有不歡喜的。
各地整體平定安穩,清軍的軍事鎮壓暫時告一段落,當務之急是要穩定民心,促進生產,江南向來是重中之重,康熙認為很有必要往南邊走一趟“觀覽民情、周知吏治”,同時為安撫士林文人,很有必要舉行祭孔活動,於是決定南巡。
康熙的出巡不是簡單事,從康熙起意開始,從中央到地方都忙起來,外頭男人們各有各的差事要做,宮裡的女人們心裡難免長草,免費出遊的機會,誰不想要?
即便是不愛出門的,能混到一個名額,也能代表自己受寵不是,因而人人使出渾身解數,希望能隨團出遊。
不過康熙此行是為考察民生安撫民心,不適宜帶宮妃們同行,當然,他也不可能一個都不帶,到地方上以後,總要有人替他宣召地方大員的家眷,那也是施恩的一個方麵呢。康熙稍微一考慮,決定帶上皇太後和皇貴妃,至於旁人,則完全不予考慮。
此旨意一出,宮中一片歎氣聲,眾人即便再不滿意,也知道不能和這兩人相比,都安分了。
宜爾哈得到隨團許可,心裡自然很是興奮。
高嬤嬤向宜爾哈道喜:“恭喜主子,皇上出巡,主子能夠隨扈,這可是天大的體麵。主子這次能夠好生欣賞南邊的風光,奴才給主子賀喜了!”
宜爾哈擺擺手:“嬤嬤彆說了,仔細著彆人眼紅。這宮裡不能去的人那麼多,指不定彆人心裡在咒罵本宮今天就生病了。”
“呸呸呸!”高嬤嬤一臉不讚同的說道:“主子胡說什麼了,哪有自己詛咒自己的。”
“在原本就是事實,如今聖旨一下後宮嬪妃還不知道心裡多酸了,豈是本宮不說就不存在的。”宜爾哈也是女人又怎麼會不懂女人的心思了。
可不管諸人是何種心態,九月二十日上諭,此次出巡“正欲體察民情,周知吏治。一應沿途供用,皆令在京所司儲備,毫不取之民間。”又雲:“朕此番巡曆,原以撫恤編氓,問俗觀風,於閭閻休戚,務期洞曉。凡經過地方,百姓須各安生業,照常寧處,毋得遷移遠避,反滋擾累。”
二十四日以皇帝出巡頒詔天下,詔內恩款十二條。
二十八日,皇帝聖駕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