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一位二十七、八歲的媽媽帶著五歲的女兒走進了一家書店。
年輕的店員看到熟悉的客人,笑著上前招呼,“劉姐,又帶女兒來買書了?”
“是啊,”劉欣臉上帶著盈盈笑意,“最近有什麼新出的繪本嗎?”說完,她臉上的笑意更深了一點,“我們家囡囡這次期末拿到了最多的小紅花,我答應了要獎勵她兩本繪本。”
年輕店員立時露出了驚歎的表情來,她雙手撐著膝蓋微微蹲下/身,視線和囡囡齊平,笑道:“囡囡這麼厲害啊?”
囡囡聽到誇獎後,有些害羞的抱著媽媽的大腿朝媽媽身後躲了躲,小鹿般的眼睛卻在偷偷的打量店員。
她的小臉蛋紅撲撲的,跟紅蘋果似的,頭上的羊角辮隨著動作輕微晃動著,很可愛。
劉欣摸摸女兒的頭,道:“叫姐姐。”
囡囡怯生生的喊了聲‘姐姐’。
“真乖。”店員笑吟吟的誇了一句,“最近新上了好幾本繪本,姐姐帶你們去看,好嗎?”
這次不用媽媽教,囡囡就主動道,“謝謝姐姐。”
“不客氣。”
“這邊來。”店員把母女倆帶到了兒童繪本區,“這邊的都是近兩個月新出的,兩個月前的在那邊,也可以看看。”
“那我們先看看。”劉欣說。
“好的。”
“這個小鹿很可愛。”囡囡突然伸出小胖手指點了點一本繪本封麵上的梅花鹿。
雖然沒有明說,但小鹿眼裡的神色已經說明了一切,她想要。
店員聞言笑道,“囡囡真聰明,這是兩天前剛剛上市的,是最新的一本。而且據看過的小朋友的爸爸媽媽們說,書的內容很有趣,畫的小動物也很可愛,小朋友們都很喜歡。”
“而且這本,還有這本,這兩本都是我們教育扶貧特彆推薦的。”
“教育扶貧?”劉欣沉思了一下,問道,“是昨天報紙上登的那個教育扶貧嗎?”
店員點頭,“就是那個。”
“那教育扶貧推薦是什麼意思?”劉欣問。
店員解釋,“是這樣的,這兩本繪本的創作者和出版公司在書籍上市前就已經承諾,這兩本書的所有收益都會捐給我們山區上不起學的失學兒童們。”
聞言,劉欣很快反應過來,“所以我們每買一本書,就會為失學兒童們捐一筆錢,是嗎?”
“是這樣沒錯。”店員說著看向囡囡道,“所以說你們家囡囡可真會選,善良又聰明。”
家長就沒有不喜歡兒女被誇的,何況還誇到了劉欣的心坎上,她看著女兒,一臉的笑意道:“彆的不敢說,但在愛看書上,我們囡囡是沒話說的。”
店員認同的點點頭,“這個我讚同,囡囡是真愛看書。”
“囡囡喜歡這本書嗎?”劉欣問女兒。
囡囡乖乖巧巧的點頭,“喜歡的。”
“那媽媽和你說一件事。”劉欣蹲下/身和女兒道。
“好啊,媽媽你說。”
劉姐就和女兒說了一下買繪本給山區兒童捐款的事情,期間囡囡還問了幾個問題,劉欣都一一做了解答,有不清楚的,店員也在旁邊做了補充。
囡囡聽完後若有所思道,“有很多小朋友上不起學嗎?”
“是的。”劉欣說,“山區因為經濟不發達,他們沒有錢,所以交不起學費。”
囡囡就用軟軟糯糯的聲音的問道:“那媽媽,我可以用我的壓歲錢買三本嗎?”說著還伸出了三根手指比劃。
劉欣眼裡閃過欣慰,她女兒真的是個善良的小姑娘。她鼓勵的問道:“那可以告訴媽媽為什麼要買三本嗎?你一個人看一本就夠了,多買的話會浪費。”
店員也在這個時候插話道:“是這樣沒錯,為了不造成書籍浪費,所以我們限製了每個人的購買數量,一個人隻能買兩套。”
囡囡奶聲奶氣道:“我想給山區的小朋友們捐錢,多買的書可以送給表姐和表弟。”
劉欣摸摸女兒的頭發,笑著道:“好。那我們就買三本。”
“好哦。”囡囡彎著眼睛拍拍手。
……
自從繪本上市後,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各大書店裡上演,繪本的銷量也在節節攀升。
這也意味著,葉未歇和出版公司捐贈出來的版稅金額越來越多。
連帶著出版公司以前出過的書籍銷量都被帶動起來,其中就有葉未歇的漫畫書。
這本漫畫原本的銷量就已經非常好,現在再加上出版公司捐版稅的加成宣傳,原本已經回落的銷量又漲了回去。
看著底下人反饋回來的銷售數據,星雨圖書的老板周慶國心情很好。
有了這次捐款的宣傳加成,以後他們公司出版的書,隻要質量不是太拉跨,銷量必定不會太差。
這個時候他忍不住慶幸了一下,還好當初葉未歇找過來時,他當機立斷選擇了跟對方合作,不然可就錯過了這個好機會。
想到當初得知他要捐出收益時,特地打電話過來嘲諷的對頭和親朋好友,他是真想問問他們臉疼不疼?但現在還是低調為上。
開會時,他欣慰的拍了拍兵的肩膀道:“乾的不錯,年底給你加獎金。”
於兵自然開心,笑嗬嗬道,“那就謝謝老板了。”
“好好乾。”
“老板放心,一定好好乾。”
滬市這邊喜氣洋洋,羊城那邊可就沒那麼輕鬆了。
被葉未歇拒絕後,羊城的出版編輯方海就一直氣不順,所以除了警告梁華不準再刊登葉未歇的任何作品之外,也警告了出版社其他編輯,沒有他的允許,絕對不可以聯係葉未歇出版。
他倒要看看,沒了他,誰敢給那個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小子出書。
後來見少時雜誌的確沒再刊登,出版社裡也沒人敢聯係葉未歇,他還洋洋得意了許久。
然後在他準備第二次聯係葉未歇時,突然被同事告知,《淩修和他的朋友們》已經上市,而且銷量很不錯。
重點是,出版方並不是他們。
方海當時就懵了。
反應過來後黑著臉去問了幾家熟悉的書店。
其他人見狀,也偷偷摸摸的去問了問。
這本書從連載的時候他們就看好,但這種好項目肯定是先給關係戶那裡,所以他們從來沒想過去聯係。當初見書久久不出,他們還好奇了一下。
之後從雜誌社那邊傳回消息才知道是方海自己搞沒了。
得知後不是沒人想分一杯羹,但方海直接站出來警告,話到那份上,誰敢觸那個黴頭?而且書出了之後銷量怎麼樣他們不知道,但得罪了方海,他們在出版社裡肯定沒好日子過。
權衡之下,大家就都放棄了。
沒想到人家另找了出版社。
大家都是乾了好幾年編輯工作的,所以隻要知道幾家書店每天的銷量就基本可以推斷出總銷量了,隻不過這次還需要加上滬市和起周邊的城市罷了。
反正最終的銷量對比他們推測出來的數據,隻高不低。
方海差點沒氣瘋,但他拿葉未歇沒有辦法,那怎麼辦?隻能找梁華的麻煩。
在方海第不知道幾次過來嘰嘰歪歪後,丁鳳都看不過眼了,“主編,我們要不要想想辦法?”
梁華正在審稿,聞言頭都沒抬,“想什麼辦法?”
“那個方海整天過來指手畫腳的。”丁鳳說,“再這麼下去,該影響我們工作了。”
梁華卻沒怎麼放在心上,“不搭理他就行。”
“但我聽說他和他舅舅,昨天請了我們總編吃飯。”丁鳳小聲道。
梁華一怔,抬起頭看她,“聽誰說的?”
丁鳳:“晚晚姐看到的。”
梁華蹙了下眉,又很快鬆開,“沒事,估計就是一起吃個飯。”
丁鳳還想說什麼,“可是——”
“彆可是了。”梁華把手裡的文稿遞過去給她,“拿回去修了。”
丁鳳:“……行吧。”
人走後,梁華繼續審稿,隻是想到丈夫的工作調動時沉思了一會。
浴鹽浴鹽***
“誒!終於又考完了一科。”
蘇小明揉了揉自己為了期末考已經瘦了一圈的圓臉,“就剩明天最後一科了。”考完就回家。
旁邊的同學聽到他的感慨後,紛紛附和。
說到考試,大家不免的就聊到放假回家的事情。
有人看到葉未歇還沒走,就故意問道,“葉未歇,你什麼時候走啊?”
“我嗎?”葉未歇站起身把筆收到書包裡,“應該二十五才回。”
其他人聽了都有點驚訝,“這麼晚嗎?”
葉未歇:“也還好,回去剛好過年。”
“那你留下做什麼?”問他什麼時候回去的人追問道。
其他人聞言也紛紛朝他看了過來。
要說全班誰最神秘,那必須是葉未歇,整天神龍見首不見尾就算了,明明就是個農村人,卻可以在外麵住,還用著BB機和黑市裡要兩萬出頭的手提電話。
還經常有不是學校師生的人來找他,看起來態度還很恭敬。
哦,還有讓學校很多貧困生都心存感激的補習班和兼職信息分享會,聽學生會的人說,那都是葉未歇率先提出來的。
就怎麼看怎麼違和。
期間也不是沒人覺得他有問題去找老師舉報的,可得到的回答永遠都是葉未歇沒有任何問題,如果不信學校,可以報警處理。
但是當初有人造謠葉未歇走後門要貧困生名額,葉未歇怒而報警,最後導致數院一位新生被處分的事情還曆曆在目。
所以在沒有確鑿的證據之前,嫉妒看不慣他的人也不敢那麼做。
到時候偷雞不成蝕把米,那可就虧了。
現在好不容易有人拉著葉未歇聊了起來,大家肯定不會錯過這個打聽消息的機會。
葉未歇哪裡看不出那幾個人的目的,但他依舊不打算暴露自己的事情,所以隻是笑了笑道:“正好有點私事要處理,就多留一段時間。”
“什麼私事啊?”
幾人對視了一眼,道:“要不說出來看看,說不定我們能幫忙呢?”
“大家都是同學,彆那麼見外嘛。”
“哎,乾嘛呢?”蘇小明站出來,“人未歇都說了,是私事。既然是私事,那當然不能往外說。”言外之意是,你們彆問了。
有幾位聽了之後覺得蘇小明說的有道理,就沒再追問,收拾好東西很快離開。
但也有看不慣葉未歇的,陰陽怪氣道:“話不是這麼說,大家不也是關心葉未歇嗎?大家都是一個班的同學,沒必要這麼見外吧?”
“是沒必要這麼見外。”葉未歇笑吟吟道,“是這樣的,我這邊接了一份到工地搬磚的工作,既然大家都這麼熱情,那等考完試了,大家一起過去幫幫忙?”
這話也不算是騙人,工廠建設已經接近尾聲,現在隻剩下清理建築垃圾和廠區內綠化的工作。
“人多力量大,到時候我還能早幾天回去。”
話音落下,現場安靜了幾秒。
“這樣啊,”有人訕笑了兩聲,有些為難道,“可是我訂了明晚的車票,考完試就得走,所以估計沒時間。”
“我也一樣,我們一起買的。”
葉未歇笑著看向剛剛跳得最歡的男同學。
男同學:“……”
他很想說看我做什麼?又不是隻有他一個人這麼說。
“考完了還不走啊?”
就在現場陷入尷尬時,一道聲音打破了凝滯的局麵。
眾人回頭,就見輔導員趙瑋寧正站在門口看著他們,也不知道站了多久,之前的話聽了多少。
有幾位默默的往後站了站。
蘇小明笑道:“老師,我們馬上就走了。”
“對對,我們馬上就走,老師再見。”剛剛故意為難葉未歇的幾人,瞬間跑沒了影。
其他人打了聲招呼也走了,教室裡很快隻剩下葉未歇和蘇小明。
趙瑋寧走進來,“你們倆還有事?”
蘇小明:“我們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