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孫通在眾議封禪之事時,闡述了始皇帝嬴政‘功德兼隆’,但天降祥瑞呢?
天降祥瑞,方才表示帝王之位,乃‘受命於天’。
“……所以祥瑞呢?”等百家博士和儒生退去,隻剩下數名朝中上卿時,周邈問出了這個問題。
此問一出,周邈立即受到大秦君臣矚目。
周邈:???
太祝叔孫通神色難言,但職責所在,終究由他回道:“仙使臨秦,完繕鹹陽,修治馳道,普惠黔首。”
“這難道不是在那些景星慶雲的大瑞之上,類同麟鳳五靈的至高嘉瑞?”
祥瑞有五等,至高為嘉瑞,其後是大瑞、上瑞、中瑞和下瑞。
“祥瑞竟是我自己?!”周邈一整個震驚,反手指自己!
大秦君臣:這反應,未免也太延遲?
叔孫通鄭重頷首:“眾所周知。仙使豈不見今日,竟無人提起祥瑞一事?隻因仙使就在當場。”
仙使在,嘉瑞便在。
周邈:活的能走能動的嘉瑞本人是也!
嘉瑞本瑞的周邈,早已深刻認識到:這趟出巡,是始皇陛下的專場加主場。
並打定主意,他絕不出風頭,謹防喧賓奪主。
以身為盾,護衛左右,保始皇陛下安全無憂——乃是這趟出巡的主(劃掉)、兼職!
原以為是主職的,但如今成為嘉瑞本瑞,那行走的活體嘉瑞就是他的主職了!
誇誇拍手,呐喊助威,當一個彩虹屁氣氛組——則是他的副業。
以上,就是周邈對自己這次蹭出巡旅遊的職能定位。
因此周邈未作任何特殊布置,像是借助基建係統的工業機器人,搞點聲光效果,製造些玄異祥瑞,諸如此類。
他不想讓史書上在記載封禪一事時,出現諸如:‘仙使邈馭使神獸掃道、築壇,聲震天表、光耀九州’這一類的記載。
那會給人一種感覺,好像始皇帝嬴政的封禪大禮,全靠仙使襄助,才得以辦起來一樣。
#一切會搶始皇陛下風頭的事他都要嚴厲杜絕!#←這是唯粉的素養!
而且太祝叔孫通籌備的封禪大禮,已經足夠盛大莊重,氣勢恢宏。
……
封禪,其實應當拆分理解。
封,為祭天,多為皇帝登臨泰山,築圓壇祭天,以報天之功;
禪,為祭地,多指在泰山下的小山丘,築方壇祭地,以報地之德。
天以高為尊,便築壇以增五嶽至高的泰山之高,以報達天的功勞。
地以厚為德,於是築壇以厚梁父之基,以報地之德行。
所謂‘登封以報天,降禪以除地’,就是源於此了。
封禪大禮,即是在功德兼隆、天降祥瑞時,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禮。
隗狀領頭掛名,叔孫通全攬事務,緊鑼密鼓地籌備起封禪典禮。
如禮祠嶧山一般,
先派出數千士伍,兵分兩隊,同時修理、打掃陽坡登山、陰坡下山的山道。
而後幾乎同時,叔孫通親自先上泰山,準備築壇、列隊、獻禮等一應事宜。
做到在心中預演無誤,成竹在胸。
以太祝之身籌備、主持始皇帝的封禪大禮——哪怕名義上主管之人是隗狀,他叔孫通隻是副手,卻也已能在史書上有一筆之地!
況且籌備主持封禪大禮,是當世就能拿得出手的大功一件,於他的仕途有巨大助益。
因此,叔孫通可謂是夙興夜寐,力圖將封禪大禮籌辦得完美無缺!
而達成完美成就的第一件事,便是把征發來的三十儒生棄置一旁。
並非如曆史上一樣‘罷絀’,就是名正言順地,把他們晾到一邊去。
“封禪大禮是國之大禮,列席者為君、臣、百家博士,及於大秦江山有功者。”
換言之,你們這些齊魯儒生不過野地裡的學子,無官無職、無功無績,沒資格隨行封禪大禮!
齊魯青壯儒生:……
齊魯老儒生:言之有理。
理自然是有理的,他叔孫通拿到明麵上來的說辭,總歸不會有可供指摘的漏洞的。
何況還有不必宣之於口的理由。
“儘管眾議封禪之事時,那些毛躁儒生沒鬨將起來,但那些小騷動,皆已是心照不宣。?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劉季兩腿岔開,坐得像個筲箕,撇撇嘴:“明知有儒生心懷不滿,還允準他們參加封禪大禮,萬一屆時生出事來,破壞了大禮,那是要留載史書的!”
“那始皇帝不應是君王,當是聖人了!”
叔孫通亦深以為然,當即就將剔除齊魯儒生一事,回稟嬴政:
“……且百聖歸秦,有百家博士便足矣,再令儒生隨從封禪,頗有不公偏寵之嫌。”
征發儒生共議封禪大事,姑且算是占了地利——當然若允準隨行封禪,也可以作此解釋。
可若牽強附會,隨從封禪,也確有此嫌疑。
當然,一切揣測,在始皇帝旨令之下,都將散作雲煙。
即便令儒生隨從,也不過是不值一提的小事。
但現在不令隨從,亦更是一件小事。
“太祝議是,依言而行。”
“唯。”
叔孫通不由心中暗歎:蠢貨們啊,隨從封禪的大好機遇,被你們自己作沒了!
果然,聰明的三百儒生都被他選出帶入鹹陽了,剩下的不就唯有些歪瓜裂棗了?
不是儒生愚蠢狂妄,是聰明謙遜的,都已經上交國家了!
如此一想,文通君叔孫通心中念頭瞬間就通達了。
駐紮泰山腳下的第二日,叔孫通在奔忙籌備封禪事宜。
嬴政則在召見濟北郡和博陽縣的郡縣兩衙官吏,周邈照樣隨從左右。
濟北郡治所位於南邊的博陽縣,而泰山和梁父山,就在博陽縣內。
郡縣兩衙官員第二
日一早,在日出之前的平旦時分,就趕至泰山腳下,隻等嬴政召見。
恭謹姿態,足以得見。
且還主動拉上了一車縣試全部答卷,以及縣試四科四榜名單,以備始皇帝陛下審閱。
濟北郡毗鄰薛郡,博陽縣又臨近薛郡,魯縣科舉竄科舞弊大案的詔告,在所有郡縣中最早到達博陽縣,被兩衙官員翻閱。
殺雞儆猴的威力十成十!
“通武侯在燕齊之地營建鹽場,諸位可曾見過?”
始皇陛下和隗狀等人在瀏覽答卷時,周邈就與兩衙官吏閒聊。
他給王賁圈畫的鹽場選址,濟北郡境內就有兩三處,都是後世有名的如海興、鹽山境內的鹽場。
“回仙使!”仙使問話,兩衙官員皆是正坐以待,此時郡守代表回答:
“通武侯性誠,臣與其一見如故,結為好友。月前,臣方才與通武侯見過一麵。”
哦!王賁在外麵新交的好朋友啊。
周邈不由地就生出些信任好感,“他的鹽場建得如何了?”
雖然每月王賁都會驛傳公文回鹹陽,稟報鹽場進度,但這不是近一個月沒得到信了嗎?
“回仙使,估摸算來,通武侯率十萬刑徒,已在勃海凹陷的內側海岸,漁陽、廣陽及巨鹿三郡的臨海邊,共建三個海鹽場。加上濟北郡兩個,共有五個鹽場。”
這些都是周邈已經知道的消息。
“上次見麵,通武侯給臣贈送一鬥海鹽,入口尚有細微苦澀之意。通武侯決意回去改善,如今想來應當已學會仙使的煉鹽神通,得到鹹鮮純正的精鹽了。”
“已經到這個進度了啊!”周邈欣喜道。
冬天時勘探、選址、設計,春天解凍後,就開始營建五個鹽場。
夏季時,大力曬製海鹽。當時還有公文寄回,彙報了曬鹽法的省事、高產。
等到現在秋季,才有空來提煉精鹽。
見仙使溫和開朗,郡守也逐漸放開:“或許再過些時日,陛下和仙使就能收到通武侯寄來的精鹽了。”
‘煉鹽神通’麵世之後,比海鹽更快地先運用到蜀地的井鹽上。
如今鹹陽君臣公卿都不再缺精鹽吃了,不過王賁的海鹽精鹽又有非凡意義。
“那可太令人期待了。”
周邈和郡縣官吏閒談之間,大秦君臣們已經審閱完縣試答卷。
雖濟北郡原也屬齊地,卻地勢偏北,與燕趙接壤,孔孟儒學輻射已經減弱。
首屆科舉的四科情況還算均衡,未有進士科獨大的局麵出現。甚至因為明字科最簡單,而應試人數最多。
——這也正是大秦君臣樂於見到的。
至於榜單排名,孰前孰後雖偶有差異,也能算作是考官兼閱卷官的正常個人偏好。
總體上,濟北郡博陽縣的縣試算是公平公正的。
兩衙官吏的覲見始皇帝之行,無驚無險地通過了。
“好久不見通武侯,
也不知他變成什麼樣子了。”在兩衙官吏退下後,周邈隨口感歎一句。
大概真的是背後不說人,說人人到。
?鴉泉提醒您《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當天下午,夕食之前,王賁拍馬趕到!
“拜見陛下!仙使好久不見!”
謔!
大半年不見,周邈再見王賁,驚得後退一步!
“通武侯,你變得好黑了啊!”
黢黑黢黑的,黑炭一樣!
王賁:……委屈.jpg
“臣常日奔走在鹽場,難免曬得黑了。”
“沒事沒事!黑點無妨,總算比扶蘇看著更像武將了!”
雖然還是沒扶蘇那麼高壯,但在黑這一點上,絕對勝過扶蘇!
(遠在鹹陽的扶蘇:哈秋!)
王賁:……
懟得王賁啞口無言後,周邈總算熱情報喜:“陛下明天就要登封泰山,後天則降禪梁父山,你正趕得巧了!”
“可以去找太祝叔孫通,叫他把你也安排進去。”
王賁也是喜形於色:“那是趕得巧了!”
蒙恬、馮劫同樣在外,就沒趕上隨從陛下封禪,卻叫他好運趕上了!
嬴政:“去罷。過後父子可團聚一番。”
王賁先去找叔孫通報備,確認明天封禪有他一足之地後,就去找兒子王離……
“逆子!!!”
據說始皇帝登封泰山前一日晚間,行駕駐地外的護衛營中,有怒吼陣陣、慘叫聲聲傳出。
探尋之下,得知是王家父子上演了好一出父慈子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