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學鵬打了個哈哈說:“你在省委黨校學習,這也隻是個小事。”
劉翔當初任常務副市長是趙學鵬一手舉薦,所以知道他的話裡沒有輕視他這個市委常委的意思,說:“可是他是協助我工作的副秘書長,我要知道他犯了什麼錯誤才會被‘正常調動’。”
“你這是明知故問呀,劉市長。”趙學鵬又喝了一口茶。
劉翔確實是明知故問,他早就聽說了示範縣驗收的事,本來想打電話跟趙學鵬溝通這件事的,不過覺得這樣不禮貌,也說不清楚,便等黨校學習結束回來再談,沒想到市委的動作這麼快,僅僅一天就有動作了。
“這是陸漸紅的錯嗎?”劉翔忿忿地說,“據我所知,無論是軟件資料還是硬件設施方麵,陸漸紅都作了大量的工作,而且很在成效,省廳對此很滿意。”
“那為什麼驗收沒有通過?”趙學鵬將了劉翔一軍。
這個反問才是問題的核心所在,劉翔對此早有準備,說:“那是個意外,完全屬於突發情況,趙書記,恕我直言,就是換了你我在場,恐怕也無法預料到會出現這樣的事。”
“關鍵是,你和我都不在場。”
“李市長不是也在嗎?”
“劉市長,不許亂說。”趙學鵬的語氣嚴肅了起來。
“好,我們不追究誰在場的事,究其源頭,如果不是湯金柱這件事的本身,也不會有他攔路告狀的事,這個責任到底在誰身上?”
“劉市長,現在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處理也處理過了,這一頁就算翻過去了。古人有句老話,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言儘於此,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兩人都在官場混了不少年,有些話是不需要說得太開的,劉翔自然明白趙學鵬話中含義,便說:“那希望陸漸紅能擺正心態,做好迎接新工作的準備了。”
趙學鵬笑道:“他的工作能力和綜合素質我們都是在看在眼裡的,他的成長經曆我也看得很清楚,受到的挫折不多,乾大事成大事者,不經曆風雨,難得彩虹,不接受風流的考驗,難掌大局。”
劉翔走了之後,趙學鵬臉上的笑容漸漸收斂,他沒有告訴劉翔,那天李昌榮來他的辦公室,便是要求給予陸漸紅黨紀處分,被他力頂了回去。處分不是件小事,給了陸漸紅的處分,相等於給他抹上了政治汙點,一旦有了這個汙點,再想洗清,那是很難的。李昌榮說,如果不給予處理,那麼市政府的責任狀將是一個空話,一個笑談,對於樹立嚴格的政治紀律會產生嚴重的阻礙。在以後的工作中,誰都不會真正地負起責任。在這個問題上,趙學鵬讚同李昌榮的觀點。於是,趙學鵬將其調至宗教事務局。
他本來想跟陸漸紅談談心的,但考慮到有些話不適宜說出來,而且基於考驗陸漸紅的心態,便沒有找他。
劉翔出了市委,沒有去市政府,而是去了宗教事務局。一般來說,除了工作需要,市裡的領導來這很少,所以局裡的工作人員麵對劉翔的到來很意外,也很驚喜。陸漸紅同樣也很驚喜。
劉翔到了陸漸紅的辦公室,閒聊了一陣最近的工作,臨走時說了劉禹錫在《陋室銘》中的一句話:“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劉翔走後,陸漸紅陷入了沉思,這十六個字很有深意,以他對劉翔的了解,他絕對沒有那個雅興,從黨校一回來就跑到這來吟幾句詩。他是要自己開創宗教事務局的新局麵,還是要自己等待機會呢?
陸漸紅不明白,但他在宗教局的地位卻忽然間高了起來,雖然還是一把手局長,但讓人感覺到他在宗教事務局隻是個過客,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彆無來由,隻因劉翔。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