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羅巴影業大樓的一間會議室,各部門高層聯袂而至。
“呂克-貝鬆先生。”
“喬治!舒伯特,各位好......”
市場部主管、宣傳部主管、發行部主管外加兩位公司創始人和一些董事會股東代表,都安穩的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開始吧。”坐在上首位的呂克-貝鬆看見人到齊了,也不多說廢話,直接安排了電影的試映。
萊曼將膠片交給放映員,四周的窗簾也被拉上。
幽暗靜穆的氛圍下,大家都在等待著電影的開始。
隨著銀幕上畫麵的出現,背景音樂響起,在一個旁白的引導下,鏡頭畫麵出現在一所學校帝國工業大學,全印度最好的工科大學。
新生入校的第一晚,學長來告訴他們規矩,說是要拿印章在屁股上蓋個印記。
新生們很乖,並沒有什麼異議,都低著頭脫下了褲子。
鏡頭一轉,阿米爾-汗出現了,他可能遲到了,但見此情景,不知所措的他趕緊跑到了一間宿舍,並把大門反鎖住。
學長覺得他冒犯了學院長久以來的傳統,想要示威。
結果......
......
電影放映結束了,隨著窗簾被拉起,光亮之中,萊曼看了眼在場眾人的反應。
準確的來說應該是沒什麼反應。
他們都是歐羅巴影業資深的高管群體了,看過的電影沒有一千,也有八百,且什麼類型都會有所涉獵。
可今天,還是讓他們看到了心裡。
足足過了十多分鐘,等他們把劇情和感受再在腦海裡過一遍,現場靜默的氣氛才開始鬆動。
“還不錯。”
“挺精彩的。”
“這就是教育的殘酷啊......”
一旁的呂克-貝鬆從電影中段開始就緊皺的眉頭也舒緩下來,對他來說,這部電影確實讓他揪起了心。
“萊曼,你拍的很不錯。”
隨著呂克-貝鬆的開口,其他人再次聲援道:
“題材很大,但拍得很細致。”
“前後歡笑與悲劇的襯托,顯得很有張力。”
“最後的那個鏡頭也很好,在殘酷之中,又給了一絲光亮,寓意很不錯。”
萊曼這直敘之中夾雜倒敘的拍攝手法運用的很巧妙,從校園生活,讓法罕的視角帶入,再到第一位學長自殺時,用遙控飛機的視角去看整個的全局,外加兩個立場分明,代表新舊教育思想的碰撞,也讓劇情進一步拉升了觀影效果。
甚至每一處鏡頭的轉變乃至配樂的存在都會間接的引導觀眾心理情緒的變化。
他想要笑,就是笑,想要悲,就是悲。他是這個夢的鑄造者,也是這方電影世界的主宰,他做到了。
......
能當上一家製片發行公司的高層,在場的眾人自然是有一定的專業水準的,也能粗略的分辨出一部電影是否能獲得票房市場的認同。
有的時候,觀眾會覺得一部電影好看,但就是說不出來到底哪好看。
這所謂的“好看”能由很多方麵構成,劇情節奏、故事訴說、鏡頭畫麵、乃至燈光、表演甚至演員的台詞、服飾都能起到相當的作用。
交流了一些看法之後,也就到了正事環節檔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