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蘭徹的提議下,法罕連同他,還幫助拉加嘗試了去到學校的一個天台。
當拉加取下眼上的黑巾,看清楚情形時,忍不住就要逃離。
他有恐高症,可他現在的雙腳就盤旋在半空中。
蘭徹和法罕一左一右的拉住拉加,並告訴他這沒什麼好怕的,不會掉下去,非常的安全。
拉加猶豫的坐在天台的邊緣,忍住自己害怕的內心,和蘭徹,法罕並排靠在一起。
他們喝酒、他們大聲的呼喊、發泄著心中的情緒。
有時候,男人間的快樂,就是這麼簡單。
經過了一係列的相處之後,三人間的友誼關係越發的牢靠。
隨後,就到了學校組織的第一次考試。
成績下來的那天,三人相伴著去到了公布欄。
大紅的布告上麵,清晰的寫著蘭徹為此次考試,全年級的第一名。
法罕,拉加高興之餘,搜索著自己的名字。
第一行沒有,第二行也沒有......
二人開始焦慮,最終在末尾的地方,發現了二人的名次。
拉加倒數第二,法罕倒數第一。
三人回到宿舍的時候,蘭徹還在安慰著好友。
但在這個夜裡,成績不好的倆人徹夜未眠。
為什麼同樣是學習,蘭徹還總是頂撞教授,並被趕出去,可他的成績卻是第一,他們辛辛苦苦,雖然也有些時候會陪著蘭徹玩耍,卻排在了最後。
無情的現實和就發生在眼前的比較,讓倆人的心裡開始失衡。
拉加從第二天開始就隔離了蘭徹,並越發的虔誠跪拜梵天大神,希望得到他的庇佑。
法罕雖然沒拉加做的那麼徹底,但也在心裡開始注意與蘭徹之間的距離。
疏離是殺死友誼的第一步。
蘭徹也發現了這一現象,但他並不知道怎麼去挽回,他的好意與熱情,統統得不到回應。
這間小小的宿舍,成功的被分成了三個空間。
在拍班級照的這一天,院長的旁邊坐著他最不想見到的學生蘭徹。
因為位置是按照成績來排的,院長身邊第一排的寶座,也是所謂的榮譽,恰好就屬於成績最好的蘭徹。
一邊的查圖在座位上顯得坐立不安,成績出來後,他不是第一名,還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
以往他習慣了自己考試永遠第一的現象,終於不是他了,讓他的心裡莫名的恐慌。
而且好死不死,還是蘭徹的成績最優異,這讓一貫覺得蘭徹是個小醜的查圖越發的不舒服。
輸給誰,也不能輸給蘭徹。
畢業照拍好了,站在末尾的法罕和拉加神情落寞,自顧自的離開了現場,返回了宿舍,開始新一輪的學習。
蘭徹也返回後,想要叫起倆位室友一起去天台喝酒、吹風。
卻沒得到任何回應。
他再度試著安慰,卻沒什麼效果。
貝拉看到這裡,陷入了沉思。
她現在所驚訝的已經不隻是導演手法的老道了,各種場景的切換處理起來絲毫不差,光線與色彩十足的鏡頭畫麵跟劇情片式的敘事完美的結合起來,詳略得當,風格明亮,故事性強,最重要的是影片的整體節奏控製的很好,就算是一晃而過的補充鏡頭,也不失閃光點;她更加驚訝的是導演的立意深度和清晰的表現思路,敘事過程中,各種細節的說明,也將角色和故事進一步的潤色。
記憶最深刻的一幕就是,法罕以往拍攝的照片都是以動物為主,記錄它們的各種動作,而在成績出來後,關係略微冷淡之時,卻喜歡拍攝建築,以靜態描寫為主。
還有拉加,他剛開始的時候臉上總是愁苦,但在天台的那一日之後,逐漸的活潑起來,也愛笑了,可現在,又變得愁眉苦臉,神神叨叨。以往為了照顧倆位室友,都是等他們離開之後,在燒香跪拜,現在卻是直接不管不顧,隻考慮自己的感受,並不在乎煙霧繚繞會對法罕和蘭徹起到什麼影響。
人的行為與動作折射出來了一種人物角色內心的感受。
朋友的情誼,歡樂的校園生活,還有鏡頭之中永遠畫麵色彩感十足的場景刻畫,讓劇情在一連串的轉變之中,埋葬了純真。先前的好幾處地方,都能讓展廳裡的觀眾響起一片嬉笑聲,那種觀影時候舒服的愜意感如果是一部喜劇作品來說的話,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成功的保證,但似乎導演並不打算告訴大家一個校園生活有多美好的故事。
衝突點接踵而來。
拉加越發的冷漠,教授越發的不喜歡蘭徹,還總是向院長告狀,說他擾亂課堂;而院長,這個綽號“病毒”的嚴肅長者,也不喜歡這樣一位不循規蹈矩的學生,哪怕他的成績非常優秀。
他試著勸導蘭徹,但蘭徹依舊我行我素,他反感教授的填鴨式教育,還批評起了院長管理學院的教學製度。
終於,在一位學長的自殺事件中,衝突被放大到極致。
那位可憐的、哀求著、絕望了的學長,死去了,死在了學校的宿舍裡,是“自殺”。
又恰巧被蘭徹想要歸還學長的作品設計時,被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