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偌大的辦公室裡,氣氛壓抑極了。
5月的陽光已然炙熱,順著窗戶打在身上,卻感不到一絲暖意。
布拉德-皮特呆呆的坐在辦公椅上,沉默的抽著煙,視線還停留在那些報紙上,仿佛這幾份報紙帶著無窮大的吸引力,批評、嘲諷的話語透過文字,似劍,似刀,切割著血肉。讓人麻木,也讓人無力。
坐在對麵沙發上的約翰遜-格雷也抽著煙,眼睛卻瞄向地板。
倆人都不說話,似是不想打破這份安靜。
“華納那邊呢?他們要怎麼做?”最後,還是布拉德-皮特先開口了。
“不知道,但他們要想出頭的話,早就乾預了。”約翰遜-格雷吐出一口煙,還算冷靜,“現在這種局麵,應該是我們自己該想想怎麼辦?”
“怎麼辦?你問我?”皮特眯縫著眼睛,很是疲憊。
是啊,連媒體都發聲了,又能怎麼辦呢?
總不能捂著蓋子不讓人說吧。
要是電影立意好,還能吹吹劇情深度,試試衝獎的路線,但問題是,連影評人都覺得是爛片,觀眾也不滿意,兩方都沒討好的前提下,才真讓人束手無策。
“《特洛伊》肯定是收不回投資了,我們想想投資那個新項目吧。”約翰遜-格雷建議道。
話說b計劃影業在圈內還是有一定實力的,至於格雷說的這個新項目,則是年初蒂姆-伯頓導演看中的劇本,而皮特和蒂姆-伯頓私交還不錯,這才牽扯到一起。
再者,《特洛伊》的損失也絕對需要挽回,既然這部已經失敗,尋找新的盈利項目也是非常可行的。
“那個劇本會不會太小眾了,雖然我很認可蒂姆-伯頓的執導能力,但我可經受不起第二次的失敗。”皮特有些擔憂道。
“《查理與巧克力工廠》是有些小眾,畢竟是兒童讀本改編過來的。不過,蒂姆-伯頓很有想法,劇情設計的非常有新意,並不低齡化。”
“那約翰尼-德普呢,他的片酬怎麼辦?”布拉德-皮特又說道。
嗯,蒂姆-伯頓最鐘意的演員就是約翰尼-德普,包括《甲殼蟲汁》、《剪刀手愛德華》、《斷頭台》,他們已經三度合作,而這次的《查理與巧克力工廠》,蒂姆-伯頓對於演員的第一選擇還是約翰尼-德普。
要是放在以前,b計劃影業肯定不會有什麼疑慮,因為約翰尼-德普身價並不高,但自從這貨出演《加勒比海盜》,演出了最受歡迎的“船長”一角後,片酬暴漲,沒個一千幾百萬的,都不好意思開口。那這著實代表不小的風險,也意味著項目的拍攝預算大幅度的提高。
“可以先談談,讓他多拿分成,少拿點片酬怎麼樣?”
因為每個電影項目的盈利前景都很難準確的預估,為了規避拍攝時候的風險,這個建議算是業內比較常規的操作。
大概意思就是,電影票房好,事後就給主創多分點,要是電影一般般,那這個條件自動作廢。
“他肯答應嗎?前幾天還聽說他跟華納簽了三份戲約,還是階梯式的片酬增長,隻要《加勒比海盜》的續集還能保持不錯的成績,他的發展勢頭可更猛,約翰尼-德普不一定會冒風險,跟我們對賭電影的盈利空間。”
約翰遜-格雷道:“讓蒂姆-伯頓把他邀出來,咱們見個麵,反正《加勒比海盜2》的拍攝是在明年,剩下這麼久,他總得接戲吧。我們誠意放足一點,先探探口風也好。”
“發行呢?”
b計劃影業跟一般的明星或者導演工作室一樣,壓根沒去建立發行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