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天一大早,萊曼開著車,帶著諾蘭去了機場。
所為何事呢?
去接諾蘭的弟弟,喬納森-諾蘭。
這貨是他哥的禦用編劇。
電影《記憶碎片》就是基於喬納森寫的短篇《memento mori》改編的。
他還是前世《蝙蝠俠》、《致命魔術》、《星際穿越》等,一係列他哥的電影項目中擔任編劇。
再講究一點的說法就是,就算導演腦海裡有大致的拍攝思路,但怎樣轉化為成熟的劇本也是不容易的。
你能想象很多台詞、場景細節,都是專人一句一句摳出來,負責畫龍點睛的嗎?
這也是為什麼萊曼寫劇本寫個大綱就不寫了,交給瑞恩的原因。
他知道故事,他也無法潤色故事和人物背景、衣著細節、乃至角色台詞。
諾蘭這廝也大致跟萊曼的情況差不多,他也無法把自己的想法轉化成合格乃至優秀的劇本。
所以他推薦了他的弟弟喬納森,也加入這個項目,負責劇本撰寫。
機場人來人往的,萊曼和諾蘭大致等了半個多小時。才看到了喬納森。
他推著個拉杆箱,人看起來有些老成,走過來先是和諾蘭打了個招呼,這才注意到萊曼。
“我為你介紹一下,這位是萊曼導演。”諾蘭開口介紹道。
“你好。”兩人握了握手,隻簡單客套了一下,也就沒了下文。
喬納森這人挺安靜的,話不多。
“先回去?”萊曼詢問道。
“先去研究一下劇本吧,我在飛機上睡了一覺。不困。”
喬納森都這樣說了,於是萊曼開著車,到了自家的豪宅。
寬敞、大氣,正適合閒坐。
領著倆人去到一樓的隔間,這裡是一間特意裝修過的雪茄屋。
四列的真皮沙發,圍著個實木桌子,進門便讓管家拿來一點水果,又倒上幾杯咖啡。
男人嗎,有幾個不愛雪茄的。
在這裡談話、攢劇本,抽著雪茄聊創作,才是幸事。
剛坐下沒幾分鐘,外麵傳來汽車熄火的聲音,不一會兒,又有人進了屋子。
“這呢,快過來。”萊曼招手道。
“嘿嘿,路上耽擱了一下。”
瑞恩戴著副墨鏡,穿著短衫,出場靠著顏值就勝了三分。
“坐下坐下。跟你介紹一下,這位是克裡斯托弗-諾蘭,這部戲的導演,這位是喬納森-諾蘭,他弟弟,喬治敦大學畢業,主修英文專業,同時也是這部戲的編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