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我們不能一直擱置蝙蝠俠,這是資源的浪費,而且我已經跟董事會請教過了,他們原則上同意螢火蟲影業的參與,各位,我們要做的,是儘快盤活dc漫改作品,拿回屬於我們的市場份額。不能讓哥倫比亞和二十世紀福克斯一直不斷的經營。”巴裡-梅耶發話了。
猶太裔高管還想說些什麼,但看了看,又終究沒說什麼。
合作的事被定下來了。
這時,市場部的高管提議道:“那我們能不能利用這次的合作介入螢火蟲影業,收購一部分股權,甚至直接買下。我覺得這家製作公司前景不錯,有這個可能嗎?”
華納很喜歡清場,收購優質資源,或者說好萊塢六大的每家公司都在不自覺的扼殺有可能威脅他們的公司。不巧,夢工廠,和日後的新線影業都是這樣被收購、拆分的。
利用《霍比特人》的項目合作,新線直接成了華納的子公司。
“沒那麼簡單。”巴裡-梅耶搖搖頭,“我當初提議合作《百萬美元寶貝》的時候,就說過類似的話,但被他們一口拒絕了,看樣子,他們並不想成為誰的附屬,加之,螢火蟲影業的股權結構太簡單,也太穩定,根本沒有入手的機會,除非創始人萊曼點頭。”
另一位高管也說道:“沒這個必要,我們的目標還是應該放在夢工廠、新線,乃至帝門娛樂等二線製作公司身上,螢火蟲隻是一家小公司,連發行實力都沒有,算不得什麼。而且董事會已經籌集了二十多億的資金,要求接觸這幾家公司,尤其是新線和夢工廠,這兩家都在偷偷的聯係海外渠道商,試圖建立自己的海外發行渠道,這是不被允許的。”
任何試圖挑戰權威的公司都逃不過被收購的命運。
而且夢工廠、新線等二線製作廠商,論及製作能力,比螢火蟲影業可強太多了,一年產出十幾部中等製作都是平常的事,放到螢火蟲身上,一年搞個四五部就已經是極限了好嗎。
不說錢,連人都不夠。
“先不談這個,夢工廠那邊,跟派拉蒙走的很近,而新線暫時也沒什麼好的時機。”
董事會的意圖,巴裡-梅耶也懂,而且這兩家股權結構複雜,入場的難度實在很低,唯一麻煩的是,怎樣拿下管理層。
畢竟他們要的是能正常運轉的子公司,而不是什麼都沒有的空殼資源。
而後,大家又開始討論起委托拍攝的事來。
會議嗎,倒是進行的很順利。
漫改的市場前景就擺著那,擁有dc漫畫的華納兄弟不可能放著無窮的金礦不去開采。
眾多高管差不離的同意合作後,項目審核也是一路放綠燈。
無論是市場部還是製作部、發行部乃至dc部門,都想要一個能提供資金的公司完成製作。
這麼一想,螢火蟲方麵倒也合適。
要錢有錢,要人有人,還沒失敗過,又拿出了合適的製作方案。
難道,還有比這更合適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