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就已經厚厚的一摞。
這一周的分鏡頭創作都在這裡了。
人物線條其實很簡單,更突出的是色彩。
濃濃的黑暗包圍著一個小孩,他跌落在坑洞中,肆意而張揚的蝙蝠被驚動,呼嘯著、飛舞著......
這是開篇的一個場景分鏡,也是轉折開始的地方。
畫完這一稿,看看時間。
諾蘭便收好分鏡畫稿,換上皮鞋,直奔螢火蟲影業。
《蝙蝠俠》的籌備工作,還有許多東西需要確立下來。
“咱們先把電影的鏡頭風格確立一下。”
偌大的會議室,華納的人、萊曼的人以及他自己的幾個心腹都坐好。
諾蘭站起身,拿出準備好的分鏡畫稿貼在板子上。
“嗡。”
刹那間,屋內湧起一股躁動。
大家都是識貨的,華納的人也是。
那一米長、半米寬的畫板上麵有一副風格極為強烈的作品。
主色調還是黑暗,濃鬱的仿佛要溢出,但裡麵的人物卻是一個標誌性穿著蝙蝠戰衣的男人。
他看著黑夜之中,又一起發生的犯罪。
此時給人的感覺並沒有那種惱怒、或者正義感爆棚之類的,反而呈現出一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意味。
於黑暗中煎熬,在沉默中堅定。
“......”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明明因為麵罩的緣故,看不出男人的五官相貌,但好像他就在用一雙眼睛注視著這一切,看著哥譚逐漸走向毀滅。
這種感覺清晰無比,裹挾著畫稿具象化的視覺衝擊力,毫無保留的呈現在眾人跟前。
外行看熱鬨,內行看門道。
這無疑繼承了《黑暗騎士歸來》的那種漫畫風格。
但較之更具古典和寫實的風格處理。
諾蘭接著說道:“這就是作品的整個基調,尤其是黑夜戲份很多,如何做到是黑暗風,又能讓觀眾不至於視覺疲勞,就是光線和攝像組首先要解決的事。”
一部電影,成像效果肯定需要各個部門都了解。
而諾蘭想要的,就是基於漫畫,融入自己的寫實風格。
華納的人首先點頭認可。
他們也都看過漫畫,還是好幾遍,都很認可這幅畫稿呈現出來的鏡頭視覺感受。
“那好。”
萊曼出聲敲敲桌子,道:“攝像組儘快拿出具體的鏡頭方案。”
“沒問題。”攝像組的頭頭站出來答道。
隨後,大家出了會議室,各自繼續忙活各自的事情。
但氛圍又不一樣了。
劇組的人很明顯的對諾蘭這位導演有了一些態度上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