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雖然最喜歡實景拍攝,但也不是不懂得變通。
“街道戲和打鬥戲份所需要的場景很多,我們也不可能維持這麼大的拍攝長度,所以我把幾個部分拆開了。”布萊克-科爾從一堆照片中挑出幾張街道建築,“一部分放在紐約拍攝,一部分就在英國倫敦拍攝,剪輯到一起,就變成了哥譚市的街道。”
“嗯,通過剪輯手法讓觀眾認為這些場景都發生在同一條街道,又不影響封路太長引起的抱怨和麻煩。你做的很對。”萊曼稱讚道。
“那冰湖呢?”
“冰島上麵有不少符合的地方,但最合適的還是冰島東南部瓦特納尤庫爾冰川。”
這幾位派出去的堪景人員都很專業,所有挑出來發回的照片的建築風格都很統一且符合劇本中的場景麵貌。
“就定下這幾處吧,其餘的在攝影棚搭景也能完成。”諾蘭滿意的點點頭。
“可以。”萊曼也點頭,“那初步的外景預算呢?”
“放心,這些都是性價比最高的,大概不會超過八百萬美金。”說著,布萊克-科爾又補充了一句,“是在拍攝順利的情況下,不超出預計場景租賃的時間。”
說完,他又拿出兩份賬單,“要是定了的話,就簽個字吧。我讓那些外景組的人先去跟當地的部門溝通溝通,看能不能拉回點補貼,還有那處莊園,得提前商量好拍攝周期。至於選景的前期花銷,賬單也在這裡,幾個人的車馬費,還有我這個執行製片......嘿嘿,個人的勞動成果。先批一下賬吧。”
這方麵倒是沒得說,萊曼簽完字後,又道:“服裝道具方麵,你也多盯著點,彆出什麼差錯。”
“華納的一位製片經理不是在管這事嗎?我外景組就五個人,4個都調出去了,人手哪夠啊。”布萊克-科爾說道。
“就是因為這樣,你才需要盯著點,又不要你乾什麼,就看看最後的成果符不符合預期,有什麼事,就來找我或者諾蘭導演,明白嗎?”
“那就好,我保證完成任務。”
“......”
布萊克-科爾開心極了。
除了選景,連服裝道具都讓自己插一手。
這意味著什麼啊?
領導的看重。
一個原羅德裡安的老人能乾這活,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現在公司裡越來越走上正軌了,這人也是越來越多。
新來的職員都有可能是外麵很有經驗的,競爭性可大了不少。
他呢,又擺不起資格,再說了,萊曼是很看重能力的人。
能有機會多表現一下,回到公司,那資曆還能少咯?
特麼的,一定要好好乾,好好抓住這次機會。
布萊克-科爾使勁給自己打氣道。
“好了,你去忙吧。”
......
經過這次會議之後,劇組的人心有些浮動,但大抵還得配合著完成各自的工作。
爭是爭,可電影失敗的擔子也沒人願意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