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層自不必多說,都在各自盤算這件事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新來的股東會不會對他們的工作指手畫腳,職位上又會不會有變動。
這都是很難說得清的事。
而約翰遜呢,也很滑頭。
他一邊跟人談判股份的轉讓問題,一邊領著獵頭公司,直接接觸管理層,試探他們的想法。
或利誘、或威逼、或安撫。
總之,就是先給他們透個底,說明己方的來意。
還想方設法,拉住整個發行渠道的各地區負責人。
一來二去,螢火蟲影業將要收購股份的風聲越來越盛這當然也是約翰遜照著萊曼的命令傳的。
談判時,萊曼給了約翰遜一定的自主權,還給了不少遊說管理層的經費。
最後,經過一番拉鋸,轉讓百分之40的股份以利斯曼維什影業估值6億計算,需要2.4億才能拿下。
這筆錢很大,人家也不接受非流動性資金付清,也不接受階段性付款。
不然另一個股東就能吃下了,還不是因為他手裡也沒這麼多現錢,但購買塑料模具廠可等不了這麼久。
對於這次收購的事,行政部總管約瑟夫來勸過幾次,說是公司的發展有些急切,怕根基不穩。
萊曼笑嗬嗬的安慰,話照聽,但事也照做。
最後,就連好友瑞恩都跑過來商量:“這樣花錢會不會有些問題?”
萊曼看了看瑞恩,沒有回答,反而問道:“瑞恩,如果錢花完了,需要向銀行貸款,你會不會同意?”
瑞恩很不忿的道:“這說的什麼話,我肯定是一直支持你的。”
萊曼笑了笑,拍拍瑞恩的肩膀,鬆了一口氣。
不是興師問罪就好。
“不用擔心,我心裡有數。”
瑞恩現在還不能理解萊曼的心思,如果不能儘快籌建渠道的話,螢火蟲影業再怎麼發展,也一直是被彆人卡住脖子。
再者,電影製作這一塊,它是有上限的,也沒聽說哪家電影公司沒有任何的發行渠道就能位居高位,攬獲更多的市場份額。
這樣一來,早點建,晚點建,總是要有自家的渠道。
好不容易等到一個插手的機會,難道眼睜睜的看著溜走嗎。
他是打心裡不願意從頭開始的,那隻會是最下等的選擇,除非收購不到合適的發行公司,不然他不會走最後一步,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去培養適應市場的人手。
而且,他要的可不止這麼點東西。
先讓約翰遜吃下待售的股權,有了合適的話語權,說不定,利斯曼維什影業會變成自己想要的那種狀況呢。
很快,萊曼的舉動就有了些效果。
雖然有不少人對於這筆股權的交易感興趣,但奈何資金的緣故,又是因為約翰遜更早的接觸,試探意向,不出什麼意外的話,最終的交易應該會被萊曼收入囊中。
管理層們倒是沒有立馬倒戈,但也釋放了善意。
指望一群成年人在情況不明朗的前提下,就被語言打動,也不太現實,但萊曼想要的也很低衝突時,能保持一點中立,不偏向認任何一方就好。
電視劇業務和發行業務,公司的重心又放在哪,也是萊曼算計的一部分。
而且另一位股東本就是電視劇行業起的家,相信,發行部門的管理層會作出合適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