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要開始了。你不回去劇組那邊?”
凱奇溜了。
一通很官方的采訪後,隨著導演喬-德特杜巴講了一些拍攝時候的趣事。
放映廳的燈光慢慢熄滅,電影也就開始了。
上輩子萊曼並沒有看過《國家寶藏》,他那時候正努力的刷片、拉片,為做導演打基礎,這類太過規範,三段結構式的流水線商業之作,他是不感興趣的。
不過此時坐在影廳,看著電影的拍攝手法,感覺還是能學到一點東西。
一開場,就點明主角的身份――一個喜愛考古的冒險家本-富蘭克林-蓋茨。
然後也不繞關子,主角都出來了,主線也跟著公布,說是主角的祖父知道一個驚天大秘密,美國的開國元勳們曾在某一處埋藏著巨額的財富作為戰備儲蓄金,而寶藏的地址就隱藏在《獨立宣言》中。
好吧,故事的設定是有些魔幻。
不過,觀眾就愛吃這一套。
尋寶探險類的題材在美國還是很吃香的。
八九十年代,斯皮爾伯格監製的《奪寶奇兵》係列可是大熱。
都不用改太多,照著《奪寶奇兵》的模板拍出點新意都可行。
其實,《國家寶藏》也就角色的形象塑造沒太多的模仿,劇情的推進還是顯得套路。
聯合團隊出發找寶藏,途中一定要有反派起了一樣的心思,來作為暗線支撐劇情的張力。
兩波人馬互相爭鬥中,又引來fbi特工。
這麼一設計,民間與官方、正義與反派,由三方構成的尋寶隊伍,開始了一段鬥智鬥勇的冒險旅程。
唯一還算出彩的,就是反派沒被降智的很厲害。
主角團,也就是凱奇飾演的富蘭克林腦子很聰明,很有推理能力,一番基於編劇埋下的伏筆,成功找到寶藏的所在地。
結尾高潮反派在跳出來一下,給點懸念,然後就完事了。
說實在的,這很爆米花。
節奏和劇情的處理還不錯,調度也合格,演員也比較符合人設。
作為一部商業電影,雖然沒那麼出彩,但也沒有出錯。
對了,凱奇這主角好不容易找到了寶藏,還上繳了國家,宣揚了一番愛國主旋律。
挺好的。
那些說內地電影老是有小粉紅橋段的,應該也去看看《國家寶藏》。
電影結束。
親眼在大熒幕看完這部片子,萊曼依舊不感興趣。
不過,他知道凱奇這貨的演員事業估計會再上高峰。
他現在差的就是扛鼎類似的係列商業作品,多方麵證明自己的市場號召力。
“你覺得你演的怎麼樣?”
觀眾陸續散場後,萊曼找到凱奇,還是忍不住吐槽道。
“什麼怎麼樣?”凱奇有些疑惑。
他應該還沉浸在出演的大作上映了的喜悅中,壓根不懂萊曼在問什麼。
偏頭看看萊曼,有些了意:“我也是第一次看到全片,你感覺票房會怎麼樣?”
“市麵上隻有一部動畫電影票房很高,兩者受眾重合的部分不多,等明天公映,憑借電影比較合格的質量,應該會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