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沒理他。
列車員又說:“先生,如果你沒有車票,下一站就要下車,依照我們的指示來做。”
乞丐終於回過神來,額頭上的汗跡,眼神裡的害怕,他還一直重複一句話:“都死了,都死了。”
“什麼?先生你說什麼?”
“都要死。”他還扯出一個難看的笑容。
隨後,無論列車員怎麼勸,這人都不願出去廁所。
安吉就這樣默默的看著……
“是喪屍出現了嗎?”
“化工廠的氣體泄露一定出了更大的問題。”
有部分觀眾小聲討論。
任誰都知道這一切暗示性的線索到底在透露什麼。
至於保羅-安德森更是早就沉迷在劇情裡。
他覺得這種蒙太奇,多視角來回穿插推進劇情的方式,能營造更好的懸念。
本來一開始他還以為電影會很快的解釋喪屍病毒之類的設定,就像《生化危機》一樣,先把電影背景亮出來。可誰知導演的手法很細膩,通過多角度的暗示來刻畫想要的主線,就是不挑明。
這樣頗有一種解密、懸疑的氛圍,不仔細的看,漏過一點劇情都感覺是損失。
對電影來說,能一直抓住觀眾的眼球,好處實在太大了,可惜《生化危機》係列已經有了自己的世界觀,抄襲不了這樣的手法,不過,一些過場鏡頭還是能學到一兩手的。
緊接著先前崩潰的年輕女孩纏著繩帶,搖搖晃晃的從廁所出來。
一位女乘員發現乘客的狀態不對,先用對講機提醒了一下同事,趕忙小跑過去。
還沒等她到,女孩就支撐不住倒在了車廂過道。
旁邊的乘客有些騷動,怕女孩是不是什麼急性病爆發,連忙跟女乘員尋求答案,還要一部分機靈的,則去通知列車長了。
車廂裡的乘客都很關心這件事,要不是女乘員要求留出空間,防止呼吸不流通,大家可能早圍了過來。
躺在過道的女孩,身體抽搐著,臉上也出現了類似的黑紫色,毛細血管呈現的很不對勁的畫麵。
“乘客,你沒事吧。”
“乘客。怎麼辦。”
女乘員扶著女孩的肩膀,一時間也不知道怎麼救護,隻好呆在原地,等待列車長的到來,防止情況進一步惡化。
“11車廂有位需要急救的患者,她的狀況很不好。”
女乘員一遍一遍的用對講機呼救……
鏡頭再一轉,傑克西裝內袋的手機振動起來,打擾了他的淺睡。
他摸出手機,卻發現旁邊坐著的安吉不見了。
電話裡,手下的人彙報說是化工廠的事壓不住了,因為爆發了很嚴重的暴亂。
助理不停的詢問,到底該怎麼辦。
而此刻的列車車廂裝載的電視,轉播的畫麵似乎也在驗證助理的話語。
隻見一大群警察和救護人員的出動,街道上滿是受傷的人員,被抬上擔架。
傑克安慰了助理幾句掛掉了電話,他也感覺不太對勁,害怕著去尋找安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