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是個競爭壓力很大的圈子,相關行業的就業人數實在太多了,相較於表演能力,對於女演員來說,被選擇的條件不太跟業務基礎有關,更多的是考慮臉蛋身材、市場價值等方麵。
最簡單來說就是,越紅越容易得到機會,市場價值也越高。
比如,伊娃的片酬幾年裡因為眾多作品資源的加成,已經翻了幾十番。
“那你現在可以稍微放鬆一下了吧,這兩天連覺都睡不好,黑眼圈都要熬出來了。”伊娃露出笑容。
“前兩天實在是擔心啊。”萊曼舒口氣,過去坐到伊娃身側,摸摸她的臉蛋道:“市場風向懸乎的很,突然某個題材大受歡迎,又突然某個題材觀眾興趣不再。電影的首周成績更是關乎到院線的銀幕數量、排片選擇,還有媒體報道的傾向,那些人都是見風使舵的貨色,票房高,資源就好,票房低,說腰斬就腰斬,還指不定被新聞報刊怎麼編排、嘲諷,看笑話呢。”
“那以前怎麼不見你這麼擔心?是投資數額太大嗎?”
“你認識我的時候,我都發家了,偶爾一次成敗,也不會對我造成太大的影響,所以我有底氣。可你不知道我剛開始拍電影那會,因為首日上映院線上座率連一成都沒有,我當時就找家電影院坐著,心裡拔涼拔涼的,回去睡覺更是不安生,翻來覆去隻覺得煩悶。現在呢,又事關資金鏈的問題。
《紐約行》的口碑也需要資金大力推廣擴散,我不能輸了這一仗。”萊曼搖搖頭。
輸了,不僅藍蝶影業會被古斯曼這種大銀行資本家侵入,甚至螢火蟲影業的基本盤也會受到影響。
“明天有幾個雜誌采訪,我會去跟進的。”伊娃說起自己的事。
“嗯,華納那邊都有安排,我們負責配合就好。累過這段日子,後麵會降低宣傳力度的。”
伊娃點點頭道:“再過一個月,就進入一年的尾聲了,隻有這段時間還能享受聖誕檔期的紅利。”
……
長夜漫漫,圈內也都被《紐約行》的首日成績震驚的不行。
雖說以口碑和點映成績來看,市場表現肯定不會差,但太好,又何不出乎大家的意料?
要知道《蝙蝠俠》係列、《魔戒》係列可都是投資巨大,質量過硬,本身話題度就高,才有的首日容量。
就算是螢火蟲影業的萊曼導演,那也是不斷積累口碑,最後靠著幾個影帝的彪戲,故事與角色塑造立意,才堪堪拿到這種成就。
可《紐約行》呢?
二線影星帶著幾位老牌演員以及電影新人的組合,靠著喪屍題材,竟也能如此?
雖然距離《蜘蛛俠》、《魔戒》什麼的,從聲勢上和市場表現還差了一截,不過……還是難以想象。
要知道,這些首日破4千萬的電影,沒一部本土票房低於4億。
成功已成必然,這是許多業內人士心裡的念頭。
屬於華納的行動開始了。
他們在得到成績時也有些訝異,但更重要的是配合宣傳部門繼續炒作聲勢。
兩方一觸即合,藍蝶影業與華納再度投入2千萬。
於是,媒體人們也開始行動了。
門戶網站、影評論壇、紙媒報刊、電視電台……
反正就是把《紐約行》的好成績炒的滿天飛,讓觀眾下意識的覺得票房大賣的作品要去支持一下。
混媒體這一塊的,在華納背後出錢出力的情況下,紛紛使出渾身解數,不要臉皮的誇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