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日一早,萊曼又拉上了托馬斯。
見了麵,這貨還是習慣性的抱怨,說是準備工作可以交給其他人來做,他不行。
但萊曼並不理會這些,這家夥沒什麼進取心,要不是萊曼逼著他承擔更多的工作,肯定不願意接手製作方麵的權利。
不過,他們幾人相識於微末,萊曼還是很想拉他一把的。
他哈哈笑道:“人生就是不斷的折騰,你老閒著乾嘛。你這思想可沒有一點‘美國夢’啊。”
托馬斯回道:“什麼什麼夢,我能賺錢養活自己就可以了。”
隨後,萊曼又開始扯犢子,胡亂瞎勸幾句,總之就是托馬斯你必須要上進,不上進就是對不起國家,對不起人民,對不起家鄉對你的支持。
我們在美國立足容易嗎?不能懈怠啊。
托馬斯被說得臉都綠了,無奈的全部應下來,萊曼這才停止說教和灌雞湯。
托馬斯抓著頭,“那你來找我是乾什麼?”
萊曼拍拍他肩膀,“組織裡想交給你一個任務......”
萊曼的話還沒說完呢,就被托馬斯打斷道:“彆,我已經夠忙了,一點時間都擠不出了。真的,你找彆人吧。瑞恩、加西亞...誰都行,就我不能。”
“不能?不能!”萊曼加重點力氣拍他肩膀,說一句就拍一下。
托馬斯最終還是求饒道:“算了算了,什麼事你說吧,我做,我去做。”
萊曼停下來,又露出笑容,跟托馬斯說明情況後,他才鬆了口氣。
“原來是去找家特效公司商議拍攝啊,我陪你去。”
萊曼也道:“特效方麵,好萊塢有名的就那幾家,我想著先去數字領域看看他們的報價如何,我昨日聽彆人說過,說是數字領域的業務能力非常不錯,價格也不算最貴。”
“數字領域?那不是卡梅隆的特效工作室嘛。我們找這家?”
詹姆斯-卡梅隆這貨是出了名的技術狂,身家有一大半都投進了數字領域。
畢竟這時候的特效公司,有一家算一家,都是在乾虧本買賣。
一來是因為競爭壓力太大,市麵上的能做電影特效的公司太多,而業務需求又太少;
二來是因為新技術的運用,總是需要不斷的投入研究才能有所產出。
萊曼點點頭,“數字領域的業務水準還是很強的。我們可以先去看這一家。”
......
......
“兩位是有什麼事?”
“一部電影有幾個鏡頭需要特效處理一下。”
“有什麼要求嗎?”
“我們能先去看看你們公司嘛。”
“當然可以。”
萊曼和托馬斯打電話向數字領域邀約之後,不多時,就有一個人迎了上來。這個長得有些未老先衰,典型的矽穀從業人員的精簡打扮,甚至可以說是不太注意著裝的白人男子叫做博西,說是28歲,但看起來像是35、6了。
他也不太會客套,搞清楚萊曼和托馬斯是屬於有業務需求的那一類人,立馬開口答應一起帶去公司看看。
一行人從伯班克開車,花了大概20多分鐘帶到數字領域的辦公地點。
不過到了之後,托馬斯就有些掩飾不住的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