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隻是為了角色,我建議你接,跟愛德華-諾頓這樣的影帝搭檔,對你很有好處。但不得不提前說明的是,這電影很大程度上會虧損,對比去年的《特洛伊》也能看出來,觀眾對什麼史詩題材根本不買賬。當然,福克斯誠意邀請,還開出高價片酬,好萊塢沒幾個女星願意拒絕,但你要知道,這是你一步一步升上來的市場價值,中間吃的苦受的累,隻有你自己最能體會。一次失敗,回到從前,你願意賭嗎?”
伊娃搖搖頭。
“好萊塢這樣的例子很多,就算是我,是導演,也得小心翼翼,避免失敗。”
“好吧,我會讓助理婉拒的。”
“你能這麼想,當然最好。”
……
時間進入三月,《迷霧》在海外還能收獲票房的同時,北美一地正式下畫。
作為此次二月檔期最大的贏家,雖然《迷霧》因為宣發支出過盛,才從北美收獲2億1265萬美金,對比投入來說,票房方麵隻是小賺,加上海外,甚至利潤都不足2000萬。
但成功的卻是藍蝶影業邁出了開拓院線渠道的第一步,且是一炮而響的那種――這就足夠了,本來就是一犧牲品,能盈利萊曼就很滿足。
3月10號,萊曼聯合劇組以及藍蝶影業準備舉辦一個慶功宴。
像《迷霧》這樣票房不錯的電影,不舉辦的話也說不過去。
萊曼才開車帶著伊娃去到酒店停車場,結果就被一群狗仔包圍了。
希爾頓的保安人員倒也給力,非常儘職的護著前行,但奈何狗仔們不吃這套,依舊扯起嗓子就喊:
“拉斯特先生,你有新的拍攝計劃了嗎?可以透露一點。”
“伊娃小姐,聽說你拒絕了福克斯的邀約,是有什麼特彆的原因促使你做此決定?”
“萊曼導演,你對近期公布的幾部大作,有什麼評價?”
“伊娃小姐,伊娃小姐……”
這些狗仔問的問題大多是惡意的、充滿陷阱的,一不小心接話,就有可能被斷章取義。
是以,萊曼和伊娃根本沒搭理他們,隻得在保安的護持下,幾乎是很狼狽的姿態匆匆躲進宴會廳。
這些無冕之王,也確實不好對付,一個比一個人精。
希爾頓的酒店經理站在門口相迎,微笑著道:“兩位,慶功宴就在三樓,請。”
他一招手,主動帶路。
話說,這次慶功宴邀請了不少人,不過,大多是獨立電影人或者圈內人脈不錯的製片。
畢竟,藍蝶影業有了北美發行的能力之後,也需要跟這些人打交道,或合作、或拉攏,都是為了很基礎的片源問題。
所以說,這其實就是一場交際酒會,利亞姆用來拉近人脈的,這不,正好《迷霧》下檔,有了這份實打實的業績做保,對藍蝶影業感興趣的人也有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