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得不說,特效電影的製作周期真的普遍高於劇情電影。
哪怕《湖中水怪》的劇情一點都不複雜,還是磨蹭了這麼久才完成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為了配合數字領域采集數據,以及動捕戲份拍起來特彆麻煩。
如果不是為了這些戲份,電影或許用不到一個月就能拍完。
而在萊曼宣布殺青之後,劇組的工作人員們都鬆了一口氣,歡呼聲四起。
這種高強度的拍攝工作,對於演員來說還算友好一點,但對於製作團隊卻是非常勞累的事情――不止身體,還有精神上的緊繃。
因此,到了下午封存器材之後的派對宴會也是在長時間的壓力之下突然的放鬆,而變得格外奔放。
大口大口的喝酒隻是常態,喝多了還去舞池亂跳一通,那叫一個群魔亂舞,喧鬨無比。
對此,萊曼隻是看著。
美國人很有派對文化,發泄一下也沒什麼不好的,畢竟在片場,大家也沒這條件可以放縱。
倒是馬修-麥康納的表現很不一樣,他看到這種場麵之後,隻呆了不到半個小時就告辭離開了,並不像凱奇那般悶騷,看著一本正經的,其實很愛玩。
如果他的年齡很大,或許還能理解,就像邁克爾-凱恩和摩根-弗裡曼等人壓根就沒來,畢竟年紀大了,精力有限。
可馬修正值壯年,不喜歡狂歡放縱,就有些另類了,也難怪原時空裡能忍受6、7年的低穀期,沒有像一些也是陷入低穀的演員那般,直接放縱到從圈子裡徹底消失,把握不住任何機會。
很快的,萊曼吩咐托馬斯一句也跟著離開了。
他也不喜歡美國的這種派對氛圍,太鬨。腦子疼。
出了酒吧,馬修-麥康納還沒有開車離去,萊曼笑著招呼了一聲,“不習慣嗎?”
“還行,隻是聲音有點大,音樂太勁爆了。”
“哈哈。”萊曼笑笑,轉身就要走。
馬修-麥康納卻又突然小跑過來。
“有什麼事嗎?”萊曼疑惑道。
“隻是想說聲謝謝。”馬修-麥康納猶豫了一下,“謝謝你給予我這個機會。”
這句感謝一點也沒有客套的意思,馬修自從《撒哈拉奇兵》票房失利之後,雖然很快的媒體就轉移了火力,不再關注、報道,但過了這麼久之後,馬修才真正感覺到這次失利帶來的嚴重後果――不僅接不到什麼活動代言,連像樣點的片約都接不到,這種情況還是他剛出道時才有的窘迫。
就先不說角色選不選的上,但邀約都接不到才是真的慘。
而且,他早就過了新人的階段。
“不用這樣,馬修。你的底子不錯,也合適拍這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