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危機》上映後,不出所料的也遭到了影評人的嘲諷――
“該片看似突破了傳統的空中災難片的老套路,但劇情方麵比起《空中監獄》、《空中一號》等影片的老套路設計還不如。”
“這片不知道想講什麼,也不知道哪來能有這麼蠢的反派,結尾那段單獨solo的戲份更是沒眼看,強行降智、圓場,突出女主。拍得太生硬,還是懸疑片。”
“朱迪參演《空中危機》是她最錯誤的一次選擇。”
……
新片一上映,就遭遇評論危機。
而且比起《死寂》受到部分影迷的追捧不同,哪怕許多觀眾心裡對朱迪-福斯特很有路人緣,畢竟她除了拍戲很少在聚光燈下露麵,但也實在接受無能。
是以,首日公映加午夜場之後,《空中危機》才拿到1503萬美金,不僅比不過同期偏小眾的恐怖題材《死寂》、《驅魔》,跟去年九月後段的票房老大《鯊魚故事》的4760萬美金更是相差甚遠。
即使如此,憑借著新片首映的新鮮感,《空中危機》還是坐穩了日票房冠軍寶座,隻不過這頭把交椅的含金量實在是平白貶值的厲害。使得影片市場較之九月前半段的票房總量跌了26個百分點。
畢竟,放映到第三周的《死寂》已經跌出三甲,才拿下687萬,《驅魔》更是直接北美下檔了。
而這周其實一共有三部新作在北美影市拉開戰線,不過它們顯然連拉垮的《空中危機》都競爭不贏。
這之中,有根據係列電視劇改編的科幻電影《螢火蟲》,以1014萬美金的成績成為日排行榜第二名;有好萊塢新寵,靠著《罪惡之城》聲勢越加響亮的漂亮花瓶傑西卡-艾爾芭主演的驚悚動作片《碧海追蹤》,收獲700多萬拿下第三,第五則是迪士尼幫忙發行的講述高爾夫題材的運動勵誌電影《終極一杆》,拿到了635萬票房。
時間進入到第二周,也就是10月之後,《空中危機》靠著一點韌性和死命的宣傳,在相互比爛的一眾新片裡繼續領跑北美票房市場,拿下冠軍。
上映十天後,《空中危機》總累計北美票房4620萬,雖然期間全美空中乘務員聯盟以劇情醜化空乘形象為由,號召媒體、影迷抵製該片,但似乎劇組人員與媒體互相打嘴仗之中,反而使得《空中危機》得到了格外的關注度。
不得不說,這裡麵或許有博偉國際的影子,宣傳嗎,炒不起好名聲,就炒壞名聲。
反正,不論怎麼說,一定比沒名聲要強。
業內人士都清楚這一點,是以嘴仗怎麼打起來的不要緊,誰得利那才是一目了然。
而顯然,這麼一炒作,《空中危機》最後的票房落點還能增加個一兩千萬,不至於做虧本生意。
至於《死寂》,因為恐怖題材天然不適合長線放映,接近一個月的檔期裡,北美總累計過了1.2億,現在每天收獲還不到200萬票房,估計下畫就在左右幾天了。
10月8號,萊曼在螢火蟲影業見到了臉色略顯憔悴的陀螺。
“你怎麼了?”
作為能提供片源的工作室合作夥伴,萊曼關切的問道。
因為他這個樣子看起來好幾天沒休息好了,眼睛裡帶著濃濃的血絲。
陀螺搖搖頭,勉強打起笑容,“我沒事。隻不過寫了一個劇本,想給你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