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那邊已經發來數據反饋了。”
吹水軟文和網絡推動的相關手筆不斷發酵的同時,藍蝶影業市場部門數據組的工作人員,也已經拿到了調查公司的統計報表。
看著幾十座城市、超過500家影院的實地抽樣結果,利亞姆和萊曼都露出了感興趣的神色。
或者說,這份報表所帶來的是影片後續的宣傳走向以及對票房成績的把控預估。
利亞姆抬手示意,這名彙報消息的年輕員工立馬說道:
“...受訪觀眾的數量是5360人,其中男占百分之62,女百分之38;25歲以上45歲以下的觀眾占百分之72,25歲以下16歲以上占了百分之20,剩下的低年齡段和超過45歲的人群隻有百分之8;另外,觀眾滿意度超過百分之83,給出a評分的有百分之64......”
對於電影正式放映之後,統計觀眾滿意度和人群分布的手段,算是大部分影視公司都會去做的一件事。
因為這種數據雖然不算全麵,但能很好的見此認清自家影片到底是什麼年齡段的觀眾看以及看完之後的實時評價。
這對之後的放映來說,好處頗多。
比如,口碑太爛,滿意度太低,就可以做好縮減投入的準備了,又或者資源匹配配不上放映市場,就需要加注籌碼。
而這些,都能從抽樣調查的結果裡窺見一二。
就拿《陽光小美女》來說,兒童和上了年紀的老人顯然不是受眾人群,且女市場占比不錯——接近四成,說明真的對女觀眾很有吸引力。
一般而言,大部分影片男與女的比例接近73開,甚至還要低些。
再就是滿意度了,因為是代表市場最真實的反映,不是影片公司為了造勢自吹自擂,這樣的彙總結果顯然非常有說服力。
換言之,如果連買票進場的觀眾都是一麵倒的差評,媒體上、網絡上吹得震天響,各路影評人把影片說得再前無僅有的精彩,該沒有成績的依舊不會有成績。
很多時候,電影撲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觀眾不看,這關影片拍得好不好的影響不是很大。
題材、內容、劇、檔期......能影響票房的多了去了,但隻有觀眾最真實的反饋,才是看出後續本質。
顯然,《陽光小美女》這超過8成的滿意度讓利亞姆送了一口氣。
雖然,他很相信萊曼的眼光,但市場不給點回應也不免的會擔心下。
而這些好評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中青年觀眾,也就是影片將來的目標人群對影片很有好感。
意味著這個滿意度,在家庭喜劇這一塊都算是出類拔萃,肯定能有收獲。
這就好比錢袋子們願意掏錢買單,那票房就決計差不了。
至於不太滿意的那部分觀眾,也不在藍蝶影業的考慮範圍之內。
畢竟,沒有哪部電影能討好所有人,不喜歡看,當然有不喜歡的理由,更是強求不了。
咱隻要大部分觀眾都認可就行了,少部分的期待下部作品爭取給伺候好吧。
是以,利亞姆對這部影片的線下反饋還是很高興的,並立馬根據受眾人群的年齡段,製定新的推廣計劃......
忙碌的時候時間總是過得很快,萊曼回到家不久,坐在書房思考了一下今年的項目出產,很快,公映首的票房統計結果出來了。
掛掉電話,打開電腦郵箱。
萊曼鎖定了一個數字——1042萬。
和前世一兩百萬的開局比起來,無疑是巨大的飛躍,但跟主流商業大片比起來,肯定稍顯不足。
不過,也很滿意就是了。
《陽光小美女》的成本包括已經投入的宣傳費用,兩者加起來也就不到2500萬,首1042萬差不多已經收回大半的製作成本了,盈利的潛質展露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