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好萊塢傳奇導演最新章節!
轉眼,周末兩天飛快過去。
繼《無法觸碰》首映就爆發了出色的票房潛力之後,首周末一過,累計的票房達到了7325萬歐元。
即使按照有可能估測的百分之20至百分之30的單周跌幅,這部影片的次周成績也肯定差不到哪去,至少破億是肯定的。
相對於不到3000萬歐元的支出(包括宣發支出),《無法觸碰》能從票房市場獲利幾乎已經成了定局。
預感到很有可能的大爆,高蒙、百代、歐羅巴三家發行方第一時間就拿出了加映方案,除了投入更多的院線資源、與院線溝通,也再次進行了直接麵向觀影群眾的問卷調查。
與第一次較小的規模相比,這一次調查範圍更大,涵蓋多個城市,多個地區。
結果,經由彙總的數據表明,《無法觸碰》正在產生一種少見的口口相傳效應,許多不常看電影的民眾都被好友、親人推薦,從而走進了影院。這之中,尤其以朋友組團觀影形勢為主。
這年頭,雖然製片廠都喜歡用媒體、廣告的大肆推廣引起觀眾對某部電影的興致,但這不代表觀眾之間的傳播不重要。
且後者,很難靠噱頭引導,大多是靠影片的內容質量。
因此,三家製片廠與院線溝通起來,更加有詳細的市場數據和影片未來走勢做支撐,爭取更多的市場份額。
賺錢嗎,利益一致那就是相通的。
但這世道總是有人歡喜有人憂。
《無法觸碰》大賣,勢必擠壓了其他電影的放映空間。
因為院線也是會看菜下飯的。
不過,憂愁的人裡麵對這種態勢下的院線市場也有不同的態度。
有的人滿是阿q精神的自我安慰,比如不算太慘、能有賺頭就行了,比不過就比不過;
有的人卻滿心認為是院線不公造成的。
吉約姆就是後一種人。
他的公司參與了《不可告人》的拍攝——一部驚悚、犯罪題材的電影。
在《無法觸碰》還未上映之前,表現還算亮眼。
雖然不是什麼能競爭排行榜冠軍的票房成績,但也擠進了前五,三日累計超過500萬歐元,眼瞅著用不了半個月就能收回成本的同時,產生利潤,結果呢?
吉約姆怒氣衝衝的跑到與自家公司來往相熟的院商家裡,強忍著不爽,扯出一個笑容問道:“今天的排片和放映規模,不太對吧。喬。”
喬,是法國卡托卡院線、巴黎地區分部經理。
見到吉約姆過來,心裡其實知道對方會說什麼。這不難猜,不是嗎。
尤其是打過幾次交道的情況下。
“哦,我忘記告訴你了,”喬溫和的解釋道:“今天總部那邊讓我們配合放映一部新片,是由斯蒂芬-範米爾執導,愛德華-斯皮伊爾斯、傑瑞米-艾恩斯等主演的科幻作品,投資很大,青少年觀眾應該會喜歡這種類型。”
吉約姆不悅道:“就算如此,也不該擠壓《不可告人》的排片吧?《龍騎士》可是美國電影,就算票房好,你們又能分到多少?美國佬強勢慣了。而且,《不可告人》也是新片,放映還沒超過一周呢,票房也不錯。”
喬聽到這番話,心裡有些不屑。
排片安排當然很注重院商利益,雖然《龍騎士》的分賬比《不可告人》低,但人家更受觀眾喜歡啊,量上去了,還怕分不到錢?
況且,新片上映,肯定要騰出一定空間。
不降低《不可告人》的排片難道去降低最火的《無法觸碰》的排片嗎?
想都不要想,這是不可能的事。
排片排片,排得不就是哪部電影成績會更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