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好萊塢傳奇導演最新章節!
當螢火蟲有條不紊的安排旗下項目放映之時,新線影業的總裁謝伊有些不爽的將手上的市場報表扔在桌上。
去年下半年公司的業績實在太糟糕了,除了《死神3》和《德州殺人狂前傳》這種吃老本的項目還算不錯,剩下5部獨立製作全加起來,差不多虧了4千200萬,而這肯定會影響到他在公司內的地位。要知道,華納想徹底吞下新線的念頭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
1993年,新線被電視巨頭華納收購,2000年,美國在線與時代華納合並,因此新線也一起進入時代華納集團。
但當年新線被收購之初,新線管理層仍持有新線一部分股權,並且享有公司的自主經營權。
所以新線雖然同屬時代華納,但其電影經營與集團內部的其他電影公司並無相關。
換句話說,新線和華納雖然是“一家人”,但卻是各過各的,最多也就是資源互補。
而華納管理層一直不想放任新線脫離掌控,想獲得絕對話語權,所以兩者之間的關係是有些不對付的。
整合業務,減少不必要的重疊浪費,理應踢走一部分管理層,尤其是總裁謝伊。
這種赤裸裸的危機一直壓在他頭上,而且他自己也不想從一家還算不錯的製片廠一把手變成某某部門高管。
寧為雞頭不為鳳尾,不是嗎。
華納?是那麼好混的。
不過不出成績,難免會落人口舌,這也讓謝伊莫名的厭煩。
某些人就隻會天天在背後玩這一套,也不想想製作項目肯定有風險,隻要做事,就一定會有看走眼的時候。
可他們是不會管這些的。
盈盈嗡嗡的言語騷擾,又不能不去理會。
新線是享有自主經營權,但前提是這份資產有價值,當初為了拉攏提下的條件,可不是完全的保護,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對賭協議。
反正,經營的好那就繼續經營,經營的不好哪裡還有資格操持?
謝伊看了看桌上成堆的未處理的各類批複文件,華納高層當然可以逼逼、施加壓力,但他可不能不理會。
但該怎樣挽回製作業務低迷的頹勢?
當然是開發新的電影項目。
可拍什麼呢?
謝伊有些難以選擇。
新線的劇本庫裡同樣有一堆劇本,但不是說有劇本就一定能拍出來盈利。
原創項目的風險一向很高,這也是為什麼製片廠們越來越喜歡選擇有流量加持的文學改編。
因為這確確實實有許多便利。
翻看各類有計劃製作的項目,謝伊還是覺得缺少了什麼。
或者說,他不太覺得這些項目會獲得很高的收益,充其量也不過是賺賺線下,不至於說一直不開工浪費人力。
大家都想賺錢,你不給人家賺錢的機會,可能內部管理就先亂了。
這年頭,跳槽的成本是越來越低了。
謝伊默默站起身,站到窗口,眺望了一下遠方風景,才疏解開心中的悶氣。
唉,是需要一個大製作來宣定新線的獨立地位。
謝伊腦海之中冒出這樣的想法,然後就再也不能忽視了。
華納想看到成績,就給他們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