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還以為可能多費一些功夫借著這個話題來波性-教育,畢竟剛看完電影,有些情節還比較深刻,而導演確實是對此種行為不提倡,不過更多的也是對墮胎的反對。
但沒想到,孩子們確實有了那麼一些理解,還說什麼大肚子都不能出去玩了之類的搞笑回答。
可能等到更深一些的接觸,才能更好的理解什麼是責任吧。
擔不起的,是對許多人的傷害。
而在或高興、或讚賞、或懵懂的觀眾裡,跟隨人流退場的米歇爾卻是強掩著悲傷。
她覺得自己早該看到這部電影的,或者是永遠不看。
她今年15歲,也跟電影中的朱諾一樣,或是好奇、或是感性偷嘗了禁果。
但她沒有朱諾這麼勇敢,男友更是慌亂的、哀求她打掉。
她以為自己能忘記,但有時候,越是躲避的越是一種折磨。
悔恨的種子早已埋下,而《朱諾》隻是打開防線的契機。
女孩一邊哭,一邊想著朱諾生下的小寶寶。
如果她沒去,而是勇敢的生下,會不會一切都不一樣呢?
她不知道,但她一直有想過。
原本是花一般的年紀,不是嗎。
她回不到過去了。
米歇爾在大街上走著,渾渾噩噩的,不知不覺就來到了男友的屋外。
哦,不,他們已經分手了。
那一次之後,所有的美好都結束了。
她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來這。
站了許久,突然自嘲的笑笑。
但她笑不出來。淚水混合著鼻涕在臉上流淌、留下道道痕跡。
情緒慢慢的在平息。
有時候,宣泄一下也是好的。
她剛想離開,那個熟悉的人出來了。
“你來乾嘛?”
男孩可能早發現了米歇爾,又是經過一定的思想鬥爭才出來見她。
本想強硬些,因為那是個意外,誰也不想的意外,但看到女孩臉上的淚痕、哭花了的臉龐,語氣終究軟了下來。
“沒什麼。”
米歇爾低著頭,聲音帶著哽咽。
“是有什麼事嗎?發生了什麼,你怎麼你彆哭啊。”男孩有些慌亂。
問著問著,女孩忍住的淚腺再次失控。
她很想問,如果那一次他們兩個可以一起承擔責任,會是怎樣。
她很想知道,像《朱諾》那樣溫柔的結局會不會也是她堅持的回報。
可她不是朱諾。
米歇爾剛剛就在想,她並沒有朱諾的勇氣也沒有朱諾那般笑對生活的灑脫。
如果真的一直堅持,她會儘到責任嗎?
這是一個有了答案的問題,所以她才想哭。
男孩輕輕哼了一聲,默然的往邊上退了幾步,而後,他又抱住了女孩。
他也在後悔,但還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