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曼說得隨意,因為恐怖片的套路他多少會一些,但卻讓溫子仁豁然開朗。
他糾結的就是聯動背景和體係劃定,解決這一部分,剩下的他自己就能搞。
有了創作方向後,溫子仁急匆匆的離開了。
而萊曼則在今年的拍攝項目上,加上一個《惡宅》。
這麼算起來,今年已經有7部產出——《社會邊緣》、《她》、《暮色》、《搭車人》、《我是英雄》、《惡宅》、《朱諾》。
當然,螢火蟲想要做大,片源還是少的,甚至明年拍什麼都可以準備。
新線影業。
謝伊也是一副忙碌中帶著期待的樣子。
經過一個多月的籌備,《黃金羅盤》的主創初具規模。
這一次,新線可真的是大動作。
克魯斯夫人妮可-基德曼,新晉007特工丹尼爾-克雷格,西班牙影後佩內洛普-克魯茲,以及甘道夫伊恩-麥凱倫這樣的老戲骨。
稍稍可惜的是新線原本是打算把《大戰皇家賭場》的兩位主演一起請來的,隻不過伊娃沒答應。不然話題度更高些。
當然,這組合同樣令人肯定。
要顏值有顏值,要演技有演技,甚至炒作起來也不缺流量,唯一的缺點就是很花錢——幾個人加起來差不多拿走了3200萬片酬,而且這部劇是兒童演員達柯塔-布魯-理查茲戲份最多,但謝伊相信這份名單能賺回更多的錢就是了。
不多時,克裡斯-韋茲到了。
這位拍過備受讚譽的《單親插班生》,還獲過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的提名,接手《黃金羅盤》後,劇本在他的把控下,得到了新線高層的一致認可——
引人注目的內容、充滿奇幻色彩的角色、心理和哲學上的一定深度,發生在一個充滿魔法的世界,關乎的卻是人類靈魂、忠誠和善良等等,更重要的一個因素是因為這是一部圍繞著早熟的12歲小女孩莉拉-貝拉奎亞展開的奇幻史詩。
也就是說,《羅金羅盤》瞄準的市場是討好青少年,並拉入青少年的父母陪同觀看,一如火爆的《哈利-波特》。
除了故事的發展和背景稍稍不同,在謝伊看來,《哈利-波特》有的元素《黃金羅盤》同樣具備。
而18億左右的製作預算也足以拍出一個宏大的奇幻世界。
兩人聊了一會,便準備聯係記者,提前預熱一下。
激起觀眾的好奇心、期待值嗎,電影還沒開拍,但相應的引導必不可少。
雖然大家很有信心成功,但宣發一直是影片最需要重視的環節。
收了紅包的記者也很給麵子,圍著主創問了一些很討巧的話,而不是什麼過激的問題。
錢一拿,好話一說,各自高興。
“準備什麼時候開機?”
“下周。”
“有什麼事情,都可以提。”
克裡斯-韋茲點頭,略帶輕鬆的告辭離開。
這個項目能成功,他也是能上升到準一線。
而到了那個時候,不管是地位、名聲還是薪酬,都比現在高出一大截,所以他個人是異常用心,積極奔走。
些許的辛苦,根本不算什麼。
等人離開,謝伊坐在老板椅上,拿出一份文件細細審批,但心裡始終懷著一股豪氣。
18億的項目,絕對的大手筆,好萊塢又有幾家有如此魄力。
哼哼。
華納,等著吧。